实话实说美食摄影既然归类为静物摄影,那摆拍做造型是必不可少的,既然主题谈的是“美食摄影”,那日常吃饭记录咱就不多说了。
首先肯定是构图,你的主体要足够明确让观者知道你最想让人看到的是什么,而美食摄影除了要拍清楚你那盘菜,还要通过其他东西来突出这个主角,否则只为了看清是什么东西,拍个很近的大特写就好了。这就牵扯到了主体和其他配角的关系,你可以通过无配角来纯粹表现主体,也可以适当搭配一些背景道具来辅助主体,甚至你可以用很多东西来围绕主体烘托气氛(但搭配一定要讲究不能抢了主体风头)。
首先,最简洁的只有主体
其次,适当搭配,突出主体,这种做法最常见
如果你认为需要多做一些层次,还可以酌量增加道具,尽可能是与食物相关的东西,当然如果没什么直接关系,摆上去拍出来不违和也行啦~~
或者你还可以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这个食物本身有很多内容分开摆放的(例如米线,火锅)也可以是你搭配很多它的原料做个环境,但是一定要明确主体。
即便是跟食物完全没关系的,但是如果为了烘托气氛,或者有说明性用意(可能需要文字描述辅助)来做创意造型,搭配一些其他的道具也是可以的,创意这东西嘛,你想咋解释都行,各有喜好。
第一张是个英国菜餐厅,道具是该品牌的大富翁游戏。第二张围着香油小料的是个竹编垃圾桶盖……
虽然上面很多照片很花,但是主体明确应该大家还同意吧??
构图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要规矩,要让人看着舒服。这分法那分法的咱就不扯了,只说一点,无论你拍什么照片,在你拍照基础没有很好的前提下,请保持横平竖直。通常情况下你随便翻一本大牌杂志,里面无论是时尚人像还是商品静物或是风景街景,都不会有“歪着”拍的照片,很少会让地平线或者直立于地平面的人或物在画面中倾斜,就算有,也是摄影师拍来让你正着看的,那很需要构图功力,而不是拍一个斜着的照片让你歪着脑袋看的奇怪照片。
色彩很重要,色彩很重要,色彩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食物是入口的东西,美感、食欲和安全性是最直观的感受,很多人打着“深夜报社”的旗号真的在报复社会…………我用照片举个例子,这碗面就是一个很破的小胡同里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破面馆”的七块钱牛肉拉面,小饭馆环境采光当然也都不好,1/40,F2.8,2000才能拍到这种亮度,色泽方面肉眼看着可能无所谓,但相机拍出来就显得不好,并不是色温和色彩倾向能解决的事情,也没带灯,完全现场光,所以必须依靠后期了。
后期调一下亮度和色彩,至少能见人了,很多人发的食物照片让人看着就觉得不好吃甚至感觉恶心,就是因为上图存在的亮度和色彩问题,所以即便是手机随便拍拍,但如果想发出来给别人看,那至少用手机修图软件稍微调调亮度和色彩吧。
摄影是门用光的艺术,首先用光你的钱(大误,不过好像没什么错),光线绝对是你首先要考虑的,昏暗的环境您就别拍了,暗调子的拍摄方法都是能把亮调子控制得好的人才能选择的方式。所以通常情况下一张好看的美食摄影照片都会尽可能的明亮,看清主体。追求暗调子油画静物效果要慎重哦。不过并不是说环境与背景就不可以用暗调子,主要还是你要表现的主体要足够明亮、明确。上几张环境比较暗的照片。
有的时候总会遇到那种一大锅的食物,拍整锅整盘可能不太好看,我通常会选择盛出一部分做前景主体,大锅大盘放在后面当背景,这样可能就会明确主体,更好看一些,比拍那大盘更“显好“。
还有时肯定会拍到“一群”东西,哎呀东西太多了太多了摆不开怎么办怎么办!!尽量做出规律来吧,或者像搭积木一样搭得好看一点也行,重要的还是凹造型。
如果你的拍摄主体本身精彩度有限,或者需要做出一些想要达成的效果,用一些能找到的东西来做些“特效”也可以。会给你的照片提分。
用糖霜撒点雪
用盐下点雨
用干冰做点雾(加湿器也行)
当然,除了搭配的道具,效果的制作,最能决定你这张照片是否好看的就是你的背景。美食摄影的背景及环境选择绝对很重要,同样一道菜,你放在普通办公桌那种白色或者仿木纹的防火板贴面上拍,和在一个很有质感的木板或者石板上拍,效果绝对不一样,很多情况下决定了一张美食照片是否好看的最重要因素不在那道菜本身上面,而是在它所处的背景环境下。很可惜我没有同一道菜品在有质感和没质感两种背景环境的对比照,就单独贴几个背景能说明问题的照片好了。
这个桌面不好看,尽可能的搭许多东西来遮盖桌面,还是只能这样,这张照片不好看。
同样,这次连可做搭配的道具都没有,用挡光的方式来破背景的枯燥,但这张照片也还是不好看。
只有一块红布,但做出点褶皱造出光影效果,就会好看些。
如果只拍这盘松茸会很枯燥,但是借助背景的色彩,至少让画面不那么死性。
有时需要将菜品融入环境,要借环境来表现菜品,同时突出出品方的特点,也是美食摄影中表现美食照片常用的手法。
最后说一个我个人对美食摄影理解的很重要的观点——“美食摄影,并不一定让你看了想吃”
这里牵扯到几个问题——比如“看起来好吃”和“看起来想吃”。这其中的差别需要自己体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们在时尚类杂志看到的时装模特穿着大牌服装的时装硬照时,会产生“照片好漂亮”、“模特好漂亮”、“衣服好漂亮”的想法。但不一定就会想到“我想跟这个男/女模特谈恋爱”、“我想穿这件衣服”、“我也想拍这样的照片”这样的想法。
所以看美食照片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看起来想吃,那在真实就餐环境下光线充足把食物拍清楚的照片是最有食欲的,并不是正经的美食摄影所要求的目的。美食摄影是通过摄影师(讲究些时更要有食品造型师)的技巧手法来通过环境搭配突出厨师的作品,是用一种作品的形式(照片)来展示另外一种作品(菜品)。给人看的是厨师的原料,做法,装盘,搭配等这些用意,通过摄影师的表现手法来传递给观者信息,而不仅仅是“一份菜”会不会让你“想吃”。
美食摄影作品当然也有看起来会让人想吃的,这是摄影师风格的选择,就像拍人像,拍小清新人像的摄影师,拍的姑娘长得温柔,拍的效果也很柔和,那样的照片会让观者产生“我想跟这个姑娘交往”的想法,这是一种表现形式,柔软的风格会比较贴近生活,很亲近,没有距离感,看着舒服,舒服的原因是因为它离你的距离比时装模特的时装片离你近。
我自己拍美食摄影的风格是走硬照路线,曾有很多人看了我的照片说看起来没食欲,我认同,我也不会反驳,我自己看着也是这个感觉。但不同照片是有不同理解方式的。我也很喜欢柔软清新的看起来有食欲的美食摄影,那样的照片就等同于拍得好看唯美的清新人像。但我选择的拍摄方式是给人展示造型卖相的硬照,这里面不需要包含太多个人感情,如同时装模特的时装片,让人看着觉得好看就够了,是用来展示宣传的,不是用来勾引食欲的。时装品牌的时装秀上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衣服走台,那些服装也不会被明星名媛消费,设计师还是要展示出来,就是要给人看他脑子里的东西,并不是一定要让人看了想去买他的这些另类作品。
同样,美食摄影也是通过摄影师拍的照片这个载体,展现食物本身提供的信息,很多信息是普通大众不会去注意的,同样一张美食照片,普通人可能只会看出他觉得好看不好看,想吃不想吃,但是厨师可能能看出做法,原料的好坏;餐厅经理能看出餐具的选择和环境的布置;饕客能看出大概要消费多少;食材供应商可能能看出与该餐厅的商机。所以美食摄影传递的不仅仅是这道菜是否好吃而已,会不会看图,从哪个角度去看图,很重要。
首先,去正规学校培训班学习专业摄影理论知识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道路,这能让你快速全面的掌握一些摄影的相关知识,通常这种培训需要3个月。当然也有更短一点的,总之很灵活。你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摄影理论知识,懂得常用的摄影名词和概念,并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照像机操作才能顺利跨入这一行业。如果你不想走正规专业培训这条道路,那么起码你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自觉完最基本的摄影理论知识。
对摄影技术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如果你学的是美术专业或相关艺术专业,恭喜你!你已经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是其它专业,也没关系,只要你有思想并敢于表达,同时始终保持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渴望,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其实要做摄影师得有充分的吃苦准备,无论你是不是学摄影的,刚入行的时候都最好是到影楼从助理做起,在这个行业讲究个资历和工作时间,很少有人上手就做摄影师的,我劝你找个能学得到东西的影楼做两年助理,自己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且提醒你,去做摄影助理的话就要看你的运气了,如果遇到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你会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但如果不幸遇到一个糟糕的摄影师,比较保守甚至怕你学会他的本事的,则很有可能会毁了你的摄影梦。遇到这种情况你最好果断的换一家影楼继续边工边学的生涯。
如果你不是以此为生,而只是希望在业余方面往摄影师发展,那么你也可以设法加入本地的摄影爱好者群和论坛等等,想办法熟悉圈内的高手,交朋结友,争取到多认识人并积极的走访交流,双休日节假日等等时候结伴外出摄影,这样一二年的时间你也能够学习到很多摄影技术并迅速提高。
说说我认为一张专业到位的美食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张照片的好坏是很主观的,一张照片好看与否见仁见智,但如果从技术的层面来讲就比较好做出评判。
1.主体要突出
主体突出算是最基本要求了。
一眼看过去要有知道这张照片你最想让人看到的是什么。美食摄影除了要拍清楚你那盘菜,还要通过其他东西来突出这个主角,这就涉及到与其他配角的搭配了。用配角来突出主角,烘托氛围,但一定不能抢了主体风头。
2.食物要有食欲
食物有食欲,首要表现在光线上。
通常情况下一张好看的美食摄影照片都会尽可能的明亮,看清主体。
3.构图合理
对于初学者,构图不讲美感,但最起码的要求是横平竖直。
透视感过强的构图会使人觉得失去食欲,很山寨,让人看着不是那么舒服。
4.色彩搭配合理
色彩搭配主要讲究的是和谐。最基本的要求是画面内主要颜色不要超过3个。
5.场景布置合理
场景布置合理主要表现在,选择的配角是否能突出主体,与主体是否有关联性。
场景搭配合理会使人有代入感,像是置身于一个生活场景中,也是常用于表现生活方式的表达。
如拍的是中餐,出现刀叉就明显不合适;拍的是西餐,出现筷子等,都是布置不合理的表现。
以上就是我简单判断一张美食照片是否专业到位的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ENJOY~
朋友们!我是你们的侠叔!
在摄影师眼中,一张专业到位的美食照是什么样子?
侠叔认为,美食讲究的色、香、味俱全。同样的,拍照也是,一张专业到位的美食照必须做到色、形、意俱全。
1、色。为什么川菜、湘菜那么诱人,因为颜色能够引起大家的食欲。同样的,摄影师在拍摄美食照的时候也要注意光线的运用。拍摄的时候,现场的光线首先需要是柔和的,同时光线需要能够刺激人的欲望:比如黄色,比如红色。因此大家如果想要拍摄比较到位的美食照,可以在拍摄的时候准备特定颜色的灯具,能够烘托现场气氛。
2、形。要想拍出的照片更加诱人,那么至少在卖相上要能够吸引人,能够引起观众的食欲,所以为了确保色泽的鲜艳,厨师不能完全将菜烧熟。在食物摆盘的时候需要预留足够的留白空间,这样会让菜肴显得更加精致,有一种从容的感觉。食物摆放好后可以将一些精心挑选的餐具摆放在盘子周围,提升画面的丰富性。
3、意。对意境的追求,是决胜美食摄影的关键。意包括了好多方面,比如:构图、题材、光线、气氛(道具)等等。之前有在杂志上看到过用液氮做美食的,液氮释放出来会很快变成气体,所以在做菜的时候拍摄液氮做菜的话,整体会呈现比较玄幻的效果。
一直以来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菜单式的中规中矩的美食照片
各种食物
不论高级与否
都有自己最好吃最独特的那个时刻
而摄影师就是要抓住这个时刻
基本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就不多说了
说说我觉得特别加分的几点吧
1. 动感
食物从来都是有生命的
它们不是乖乖的等着进入人们的嘴中
发生变化的那些瞬间
不论是自发的还是人为加入的
都正是它们发光的时刻
2. 质感
食物的质感可以从剖面和细节中展现出来
清晰的纹理和层次都是很能激发人食欲的
3. 故事
照片本身就是传达故事和生活理念的一个载体
如果只是单纯的美食照总感觉有缺失的地方
而若是可以感受到食物的温度就餐的整体氛围甚至是生活方式
应该会是一张有厚度的好照片吧
好了以上就是目前为止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三点
不过其实美食本身就是让人愉悦的
所以只要让人看着觉得开心/舔屏/肚子饿的话
就已经棒棒的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