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提供客户数量左右的盘子,餐具。菜系:以一口大小为主的菜肴为主,可以有肉块、蔬菜色拉和拌面炒饭等。酒水:鸡尾酒,啤酒,咖啡,简单的可以直接购买大瓶饮料。安全的食物:食物必须保证新鲜和纯正,餐具必须保证安全和杀毒。卫生条件:要准备几个垃圾桶给客人丢弃餐具等。环境布置:需要准备桌子,台布,一些高脚桌以便客人可以放置餐盘。服务:必须安排专人负责菜肴及饮品的添加及更换,还有客户的服务。冷餐会又称为冷食自助餐,菜品以冷食为主,但有时也备有少量的热餐。冷餐会要准备自助餐台,餐台上同时摆放着各种餐具,菜品、饮品都集中放在自助餐台上。
自助餐的变体,但高教社举办的几次冷餐会却让人耳目一新。虽然这里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冷食,也是大家随意自取的方式,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在这里此起彼伏的不是去取食的身影,而是大家争先恐后的起立发言,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有时还会引来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对那些不时冒出的精彩言论,大家还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里,冷餐已经完全成了配角,冷餐会倒更像一场研讨会、辩论会。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像这样的冷餐会高教社已经举办了三次,在隔周的周五举行,员工自愿参加。每次冷餐会都有一个明确的论题,比如“ERP系统的使用之我见”、“后非典时期的市场”、“蓝色畅想——谈发行中盘的建设”等。所有的话题都与高教社正在进行的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直接相关,也是高教社上上下下正在关注的问题。
办冷餐会,让大家放开了谈,这样的想法最初来自于高教社社长刘志鹏。按照中国企业以往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决策都是金字塔型直线式灌输,领导们是决策的制定者,而一般员工只是简单的执行者。偶尔有座谈会,也是领导讲,大家听,员工既提不出问题,又难以真正理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是领导不了解具体的问题,了解具体问题的执行层又缺乏途径向上反映。在高教社的刘社长看来,面对如今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如果还沿用这样的模式,将很难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眼光和胸怀的大型出版集团。刘社长十分欣赏广告公司和高科技公司采用的所谓“脑力激荡”、“大脑风暴”的做法,希望通过冷餐会这种形式给大家提供一个能够放松心态、畅所欲言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让员工与领导直接对话,在互问互答中,员工真正领会领导的意图,而领导又能从员工的置疑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补,有时甚至还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问题的解决独辟蹊径。
茶歇,茶歇就是工作期间片刻的休闲,是在平时工作和会议进程休息中安排提供一些热饮(以咖啡/茶为主)和一些甜品、水果等,有时也会根据员工或会议组织者的要求和季节的变化,增加一部分软饮料(可乐、果汁、矿泉水等)和一些三明治。在这片刻中,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以舒缓身心。它缘自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最早提出的“Break”即“工间休息”的概念。华生认为,“工间休息”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经常性的工间休息不但能调整不良的生理状态,而且,有助于缓解现代人普遍的心理压力,促进企业内部人际间的交往,实现良好的沟通,也有利于自我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