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在煮肉的时候,特别是用到一些骨头熬汤的时候,都会先用沸水焯一遍,刚析出的浮沫都会将其剔除,大家经常说这个是骨头中的血水,同时混杂其它一些杂质,成份比较复杂,主要是没有太多的营养,且有一些腥味,还影响美观,所以一般都会将其剔除,做肉汤的时候也是如此,特别是一些肉末汤,肉切成碎末状,放入锅中煮的时候更容易将内部一些未析出的血水析出,形成浮沫,这个时候将其剔除能够让肉汤保持比较清新的味道,同时肉汤也会因为少了血沫而更清澈,色香味上都有所改变,所以一般对于汤有要求的人都会将血沫剔除干净。
血沫一般在第一遍剔除干净后,然后面产生的就比较少,而且后续产生一些小的浮沫,这些可以不剔除,后续煮久了,一些营养成份已经析出了,这个时候血水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为了保持营养就不需要怎么处理了。
在城市里很多肉类食材都是冻类食材,经常在超市中卖不光就放入冻库,接下去继续卖;我们由于工作节凑快,很多时候也是在周六日有时间的时候去商超购买一大堆食材,备着这个星期的份量,然后放入冰箱,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冰冻的肉制品在味道上腥味会大一些,同时肉中未放干净的血水会凝结,所以这些冻肉为了去腥,在自然解冻之后一般也会放入沸水中焯几分钟,去除血沫,降低腥味,同时在水中还会加入少许盐巴和醋。
放假回家,爸妈总要先给我吃一顿好的,总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回家后就一个劲的给我做好吃的,但是大人们心中的好吃的就是大鱼大肉,就像过年一样,每天变着法的给我吃肉。
因为我在学校吃不到这么丰盛的一顿饭,刚开始对于妈妈做的香喷喷的肉还是很馋的,口水分泌的很快,但是一两顿之后,我就吃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家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素食。
后来我又馋了,妈妈专门给我做了一顿大餐。在妈妈做饭时我也一直在旁边打下手,看见妈妈在煮肉时,锅里不时的浮上来一层沫,妈妈就捞起来撇掉了。
虽然我看着这一层肉沫也没什么食欲,但是还是好奇的问了一句。我妈就说,这层肉沫是把肉里的杂质都煮出来了,这一步就叫“焯”,把肉煮一下让待会更好熟,更重要的就是把肉里还残留的血什么的杂质给焯出来,这样的肉吃起来口感更好,也更健康了。
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做肉,把肉扔到沸水里焯一遍,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做汤时,这个步骤能让肉汤变的更鲜美。就算是炒肉时,也不要嫌麻烦,把肉焯一遍再下锅炒。据说,这样料理过的肉里面的脂肪和嘌呤也会下降的。嘌呤过高可是会引起痛风的,我爸就是这段时间因为痛风,都疼的不能走路了。
所以,虽然在做饭时多一个这样的步骤会比较麻烦,不过,这样吃起来的肉会更让人放心,最重要的是,健康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