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点酒诀窍
大部分酒单一如菜单,按上菜先后顺序,从开胃酒(Aperitif)、白葡萄酒(White Wine)、红葡萄酒(Red Wine)、甜点酒(Dessert/Sweet)、餐后酒(Liquor)的顺序排列。
单杯点的葡萄酒(Wine BY Glass)通常都很便宜。餐厅会常备一些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的酒,称之为店酒(House Wine)。这些酒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搭配该餐厅的菜肴上都会比较适宜。
此外,有些高档餐厅还会准备特别推荐,比如月酒(Wine of the Month)、周酒(Wine of the Week)或者当日推荐(Wine of the Day)。
若要同时满足一桌人的又红又白的多重要求,红葡萄酒反而要口味淡雅、酒体较轻,如黑品乐(Pinot Noir),白葡萄酒则要酒体中等、经过橡木桶陈酿的霞多丽(Chardonnay),红的不会太重,白的不会太轻,搭配五味菜肴,基本不会给自己和朋友们出难题。两款主要的酒敲定后,再点不同款的Half Bottle,即半瓶装,足够灵活搭配菜肴以及满足各方细致的要求。
避免野蛮干杯只要拿起高脚杯就会使人变得高雅起来。碰杯是很有必要的,葡萄酒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赏它迷人的颜色,鼻子可以闻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碰杯时悦耳的声音则是给耳朵享用的。
自古就有的野蛮干杯,从皇帝赐酒臣子不得不喝演化成中国人饮酒的霸气,从对下级、对朋友、对生意伙伴,到“是朋友就干杯,够义气就干杯,想做成生意就干杯!”当年的武松喝十二碗酒打死了老虎,而如今好干杯的酒民先打倒的是自己的胃。
葡萄酒的佐餐性和高雅情调对我们逐渐远离干杯习惯也许会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那些好酒,它们是有灵性和生命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干杯,没有细细品味,实在是糟蹋了它的美貌和内秀。真正美好的酒不单是它的广告、酒标、酒瓶所包装的外在美,更主要的是酒本身以及它的故事、产地的风土人情和酿酒师的心血所蕴含的内在美。
在法国可以通过看颜色判断酒的年龄,但是其他国家的酒,例如意大利南部的酒,有些颜色本身就是暗茶色的,但它并非老了,而是特色;
丹宁酸和酸味是两个问题~白葡萄酒是酸甜平衡,而红葡萄酒往往是说酸涩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