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锅巴”和“驴打滚”最好了,随着时间增长,母亲年岁以大,再也做不了,她的美食手艺交给了我,每当过年和过节时,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们做点吃,孩子们也特别爱吃,首先,先说说锅巴如何制作吧,锅巴制作简单,一定掌握好和面的技巧,用温水和面,调成糊状,里面放点盐和糖,白芝麻等作料,把大铁锅烧热,一定要掌握好火活,不能太热,有五成热就行,把面糊撒到锅边,摊成博饼一样的圆形,越薄越好,不用放油,等到两边变黄就可以出锅了,香甜酥脆,特别好吃;然后说一说驴打滚,这种美食比较复杂,首先把绿豆面和黏面,还有白面以1:1:1等量活好,然后在板子上擀成长方形的大饼,里面放上白糖,从一个方向开始卷,卷成一个长条后,用菜刀一根一根的切开,然后放到锅里蒸熟,出锅后,看着一层一层的就有食欲,咬一口有甜有黏,还可以拉丝,就像现在的芝士披萨一样,特别美味,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做一做,尝试一下,很不错的美食。
记忆中最好吃的小吃是成都的洞子口凉粉和甜水面了,那是45年前,过年过节父母会带我去成都玩,每次来都必须去洞子口凉粉店,记忆中每次去总是人满为患,操作间里一个阿姨不停的装碗,几十碗刮好丝或切好块的凉粉摆满案板,另一个阿姨飞快的往碗里放各种调料,几大盆调料散发着香气,尤其是那红艳艳的芝麻红油看得让人垂涎欲滴,吃客多得常没有座位,几乎每次去都是站着享受那人间美味,麻麻辣辣、酸酸甜甜,香到每根神经,让人回味悠长。长大后学习和工作忙就很少去成都了,后来每次去也凭着记忆去寻找,不知什么时候就再也找不到那个店了,打那以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凉粉了。
粉浆饭,河南安阳著名的汉族小吃,用绿豆制作粉皮粉条后的余汁,加小米、黄豆、花生米、白菜、猪油熬制,再加香油、香菜,食之有一股独特的酸、香、甜、绵的味道。是安阳老城一带人们非常喜爱的传统饭食。粉浆饭是老百姓自己的安阳三大宝之一。姥姥经常做给我吃。
一想起家乡,脑海中就浮现最爱的小吃——牛肉兜汤,鲜嫩的牛肉在地瓜粉的作用下更加嫩滑,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无法拒绝这道美食。
小时候,小铺里卖的桃核,桃子的核儿,剖开成两半的,象做话梅一样处理过,味道也类似,一点儿肉也没有,只能含着玩,含一会儿就没味儿。买一次,后悔一次。因为是最便宜的小吃,所以,后悔一阵子,就又买。由此而记忆深刻。
家乡的豌豆凉粉,小时候上街,5毛钱一碗,酸酸凉凉的,非常爽滑,现在已经成家的但是还是怀念那个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