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好吃的和不好吃的马卡龙,好吃的,或者说符合我口味的,都有一个共性:外酥里嫩。我对于一般甜品的耐甜度是很低的,但是只有马卡龙是个例外。口感上来说:外层实在太轻太薄,用牙齿轻轻一磕,就像烤布蕾上面的那层焦糖一样,啪的碎开但是紧接着软糯的内陷就会包裹着这些酥酥的碎屑一起营造出微妙的口感。吃厚芝士或者布朗尼口感太绵密容易腻味,吃慕斯又有点儿来无影去无踪,就是马卡龙的外酥里嫩正好在一个平衡点上。口味上来说:马卡龙的口味实在太多。对我来说,如果吃到马卡龙,只有甜味,那八成不会是太好的马卡龙(注意是对我自己的偏好来说)。内陷的味道要鲜明,因为马卡龙本身就是甜度很高的甜品了,所以好吃的马卡龙内陷通常不能太过甜腻,这样才好中和(又是一个平衡点)。最后补充一点,我曾经吃到过外壳可以用硬来形容的马卡龙,也吃到过从头吃到尾只有甜味一种味道的马卡龙,那些都曾经让我觉得马卡龙虚有其表,直到我吃到第一块符合外酥里嫩,香甜适中的马卡龙,我才发现,果然爱吃甜食的我逃不过它的魅力。
记得第一次在国内吃马卡龙的时候(记得牌子是Monchouchou)那马卡龙居然是硬的??而且爆炸甜,完全颠覆了之前对马卡龙的憧憬。。吃过之后别人问我对马卡龙的看法,我都不赞成他们去尝试。去年去了法国,路过Laduree的时候好奇就买了一个吃,结果!!天啊!怎么那么好吃!又酥软,完全不甜,是一种清新的淡淡的甜味,内陷像冰激凌一样入口即化又不腻!当时顿时觉得之前吃的那种冒牌马卡龙简直侮辱了马卡龙的名声。回国以后特别想念Laduree的马卡龙,但好像几个专柜都关掉了,上周恰好买了个麦当劳的马卡龙,其实味道还不错!是正宗马卡龙的口感(就是质感的嚼劲略大了些,不算甜但还是有些甜,推荐玫瑰味),感觉对马卡龙有误解的话可以顺路去麦当劳买个尝尝的。
没吃过法国本土正宗的,但是吃过好吃的。饼面光洁有裙边无裂痕,颜色丰富可爱但不会特别鲜艳饱和。吃到嘴里非常酥,不甜不腻,微凉的温度让馅料有种特别新鲜的感觉,对于一个不爱甜食的我居然可以一口一个的净口吃而且想一个接一个的吃下去……以前在英村的时候吃到过的马卡龙都非常甜甜到用红茶都压不住,当时喉咙都被齁甜到痛,没想到在国内喜来登吃到这么好吃的马卡龙,想想又流口水了。我理解很多答案说马卡龙甜到死不好吃徒有其名,因为在吃到好吃马卡龙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吃过之后对自己的没见识和武断感到脸红……世界那么大,我看到的实在微小。总的来说,好吃的马卡龙是真的对得起少女的酥胸这个美名,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吃到。
我吃过的最好的马卡龙是自己做的,虽然比较甜,但是不配黑咖啡轻松吃五个没压力,因为太好吃,没有定力根本停不下来,口感就是杏仁香味的夹心蛋糕的感觉,因为本质上就是这么个东西,非常软糯酥松,口味是非常浓郁的烘烤后的杏仁香味混合馅中馅的果酱酸甜味。吃过星巴克的和一些假马卡龙,星巴克的还凑合吧,不好吃也不难吃,有点过甜,那些假马卡龙有的就是面粉代替杏仁粉做的,夹馅有的是甜腻的奶油霜,还有更过分的在一个五星级酒店吃的就是夹了植物奶油,那味道...就像是“地毯味的酸奶”.....从来没有吃过法国名店的马卡龙,但是连我都能做好吃的东西法国名店做的难吃我并不相信。
个人觉得好吃,比较正宗的马卡龙外壳略脆,里面软糯,细嚼有杏仁的香味,中间的夹心馅料味道非常丰富,有些有很多层次, 有些会有一个突出的主味,比如咖啡的,芒果的,然后会有很多辅助的味道,可能加薄荷,茴香,香草等等。你能明显品尝出主味,但是大部分人吃不出具体的辅助味道,不过你会觉得所有的味道融合的很完美,吃完会意犹未尽并且好奇的会去猜测那些辅助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原料?还有一些会有两种比较突出味道的原料做夹心馅料,刚入口时会有激烈的冲突和对比的感觉,犹如当头棒喝,最后两种味道再融合。
作为爱烘焙的小伙伴,可以跟你说得更清楚了。标准配方就是3种原材料,糖+杏仁粉+蛋白。或者更具体的来一份原料清单吧:65克糖粉+65克杏仁粉+45克砂糖+45克蛋白。没错,两份糖,同一样的东西就是砂糖的大小不同而已,但是加起来就是糖的分量去到110克!就是总用料的一半。马卡龙的独特形状完全靠糖来支撑,没有这个分量(至少要去到总量45%,再少了就做不出了)不行,所以甜是必然。同时它是属于湿性甜点,要做到外表光滑香脆,内里其实湿润软绵,所以一口咬进去会绝对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