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面是四川的特产,过去也被叫做油条面,因为这种面条油重,基本不添加任何水,所以每根面条一点火就能燃起来,燃面也因此得名。虽然油大,不过面条看起来吃起来都很干,而且有明显的碱味儿,所以一定要就着汤吃;菜码主要是芽菜和花生碎。如果觉得口感还不够劲爆,可以再加辣,那就更是要“燃”起来啦!
到成都之后吃的唯一一家锅魁,要的是牛肉锅魁,从第一张图就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在排队了!因为真的好吃到爆啊!外面的面皮烤得十分酥脆,里面牛肉和红萝卜,豆芽这些凉菜拌在一起,麻中带辣,又有蔬菜的清爽和牛肉的紧实,完全没有北方肉夹馍的油腻,配上兔头兔腿,绝对是不可错过的成都美食。我吃的时候恰好看到严太婆在店中,实在是幸运之极,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这么久仍然不能忘记的原因。锅魁中除了可以加牛肉外,还可以加入凉粉,猪肉,兔耳丁之类的东西,印象中坐地铁四号线到文殊院地铁站东南口出就可以看到这家店了。
首体麻辣兔头,四川是中国的兔头消费第一大省,能占到全国兔头消费的90%。在成都当地被亲切地称为“啃兔儿脑壳”,四川人就像吃零食一样买来就啃,是去成都必吃的美食,据说当地人迷恋啃兔头的原因就在于明知道没什么肉,却还乐此不疲地按照十几道流程拆解着一个兔头。好的兔头虽然肉不多,但是肉质鲜香,兔脑细嫩,入味三分,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了。卤兔头也分五香和麻辣味的,吃的时候配着冰啤酒,那叫一个过瘾,很多人不但在店里吃,过后还要再打包几十个回去,可见卤兔头的魅力。
成都顶级苍蝇馆子”,光是那个“本店为残疾人经营,不开发票”的告示就“够牛”的了。吃的是“非常地道”的“家常味”,每个菜都挺“可口”。呛香鱼端上来的时候是“一大片”的胡椒海椒花椒,看着“有点吓人”,一吃才晓得它的“温柔”,“鲜嫩无比”的鱼片“连小娃娃都可以吃”哦。环境就只能用“简陋”二字来形容了,人又“多”又“挤”。价格也有点“小贵”,天天来吃还真“遭不住”呢。豆腐脑花、荷叶酱肉、葱香腰花、水豆豉鸭肠、凉粉烧牛肉。
张飞牛肉 (杜甫草堂北门东侧 人均10-20元)逛完草堂,出北门右转没两步路就到了张飞牛肉,门口有一个大叔装扮成张飞的样子在门口吆喝揽客,即使不去吃,过去和大叔合个影也是很好的。牛肉面十分酸爽,夏天吃十分发汗,但是面不如北方筋道,不喜欢的话可以要米线,肉不算多但十分香,在景区边上能有这样亲民的价格,实在是不可不尝,推荐泡椒牛肉面/米线。店内还有包装好的牛肉卖,如果觉得好吃也可以带走一些。
四川地道的担担面是不带汤水的,煮好的细面上撒着猪肉沫、葱花和酱料,汤乘在另一个碗里,香气扑鼻,咸鲜微辣,非常入味。四川担担面中最有名的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走街串巷的小贩在1841年发明的。过去,成都沿街叫卖的担担面都是用一个铜锅分成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多数已经变成店铺经营了,但是香辣的口感却延续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