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从小就穷,我妈是个非常非常节省的女人。从小吃饭就是多吃白米饭吃饱,因为米便宜。我家只有一条毛毯,很硬很刺,盖起来非常不舒服,直到上大学我盖到同学的毛毯,那个柔软那个丝滑,又轻又暖。我才知道原来毛毯那么舒服。小时候我冬天穿的是毛衣,是我妈把我哥哥的毛衣拆了,再给我织的。那些毛线历史久了,其实并不保暖,冬天我穿好多件,跟个球一样,还是觉得冷,后来有钱了才买的羽绒服,发现原来可以不用穿成球,也可以很暖的。还没买过知友说的加拿大鹅这种牌子,努力赚钱买。同理,小时候盖的被子是棉絮的,用了几十年的旧棉被,冬天压了很重仍然不怎么保暖,工作给自己买了羽绒被,鸭绒被,原来被子可以又轻又暖。这样的对比很多很多,我用的都不是什么奢侈品,就是从一个社会底层到普通人的水平,让我明白有钱真的可以过得更好。
我不喝酒,但我爸平时喜欢喝点小酒。没事的时候,中午吃饭会把二锅头拿出来,倒上一盅,吃点小菜,抿一口酒,砸吧砸吧,长舒口气,一脸都是满足。爸爸不贪杯,每次也只是喝一点。饶是如此,喝完后也会上头,然后倒头就睡。在大学里做兼职挣了些钱,有次过年回家,在茅台的直营店买了一瓶飞天茅台五十三度。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小心翼翼抱在怀里,安全无虞地送到了家。到家后,我爸一看我买这么贵的东西立马就急眼了,指责我乱花钱,数落我道这一千多块钱的酒能喝出花来?要求我开学拿回去退掉。当然不能。于是我自作主张把酒给开封了,这样就退不掉了。第二天中午吃饭,我先倒了一盅,很快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酒香扑鼻而来,酒液微黄,泛着淡淡的莹泽。我爸喝了一杯后,说:不愧是好酒,喝了一点都不上头。
我和老婆老家都是河南的,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刚刚在宁波安定下来,有了自己房子和家。今年十一岳父岳母来,4号早上到杭州东站乘坐高铁之前验票的时候,发现车票买错了,出发站买成杭州站了。于是我和老婆两人慌慌张张地去退票,因为实在不想打乱计划,就买了商务座。我们两个人的情绪都因为这件事情而烦躁,还小吵了一架,岳父岳母听说之后,也有点抱怨我们花钱太多了,只是出来逛逛,即使下午走也没关系的。后来上了车之后,发现商务座居然跟按摩椅似的,而且一节小车厢只有5个座位,可以调节高低,还能躺着,电视和小桌板分别藏在左右的扶手里,乘务员有送小吃和水,感觉很像是飞机的头等舱。这么舒服的座位别说是他们,连我也没想过要买,这次实在是阴差阳错才有了这般享受。下车后,大家一致同意,多花的这些钱——值了。
之前跟老婆去电脑城给碎屏的手机换个高仿的屏幕(正品2000多换不起),换完出来就顺便在里面逛逛,走着走着路过一家耳机店,我突然想起读研的时候一个朋友喜欢耳机,曾经给我听过一个1500的入耳式耳机,当时那种声音的方位感让我一时十分震撼,于是就说让我老婆体验一下。进店一问,哪个耳机是最好的,店员给我领到了一个耳机前面,说这个是最新款,而且全国限量,是咱们店的镇店之宝,我说那试试吧。我用QQ音乐下了几个无损交响乐让我老婆听,期待着她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我知道她一直都只是用20元的耳机,也不觉得贵的耳机与便宜的耳机能有啥区别。
结果,我老婆直接流泪了。她说,原来之前她遗漏了那么多声音…
说一个我爷爷觉得很高端的吧。有一天玩手机的时候弹来一条消息,有个人微信加我好友,备注写爷爷。我当时觉得这个人好过分哦,竟然自称我爷爷,我爷爷八十多了耳朵还不好使,平时用的都是按键超级大屏幕特别小的老人机好不好,连短信都不会删的还玩起微信了?骗子有点智商好不好。结果刚通过验证一个视频邀请就来了,颤颤地接受屏幕上赫然出现爷爷的一张大脸 。爷爷换了手机,微信是我爸帮他申请教他玩的,爷爷由于一些原因自己住,蹭的邻居家网。可能他们那个时代的小百姓经历过三年饥荒,也没想到自己能有一天能不用写信用上手机视频电话吧~
我妈怕冷的不行! 南方的冬天特别难熬,特别是家里没空调。 14年我妈冬天来美国的时候给她买了moncler的羽绒服。折合人民币1w1多一点吧。听说很保暖,又怕妈妈真的冻得难受,虽然心疼,也咬牙买了。 然后,我妈那一箱子衣服都白带了…她天天穿那一件! 哪怕在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的时候也是一件薄薄的衣服套上羽绒服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