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奶奶特别喜欢早晨的时候给大家下线面,因为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如果清淡版就是炒个鸡蛋加点汤烧开浇上;如果豪华版,就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芬香味美。 但特别注意的是,线面和油面相似的是,自带盐味,因为制作中是加了盐的,所以煮的时候一定要先过一道开水,沥干。
福州的线面特别精致,做成后每根线面粗细约0.7毫米,用一斤面粉,可制成6米长的线面近1000根。 线面也是有典故的,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也是用优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因制作时把面拉得很长,又叫长面,长面音似长命,又称作长寿面。
太平面我们福建人是叫线面,福州人大年初一的早餐必吃,寓意平安长寿。 其实看样子,也不少地方都有,比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浙江空心面,看起来还蛮像的,事实上并不一样。后来到了湖北,许多湖北人惦记的油面也是有点外行看起来相似的手法做出来,但是面条粗细做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福建,线面也是一个主力礼物,送这个,安全牌,不出错,谁家一年都要消耗上一些线面。因为线面很长很长,也有着长寿的寓意,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
作为一名东北人,只能说说我们东北的了,比如松仁玉米,排骨炖豆角,地三鲜 ,锅包肉 ,小鸡炖蘑菇,松仁这烧鹿筋 ,韭菜合子,粘豆包,酱大棒骨,渍菜粉,蔬菜沾大酱,白肉血肠,猪肉炖粉条,酱鸡爪,东北肘子…太多了,不能再说了,想想都流口水,欢迎各方朋友来东北玩耍。
说起福建的美食,什么佛跳墙啊,什么太平燕,什么荔枝肉……这些的确都是闽菜中的大菜,霸占年夜饭已多年。 但说起地方特色美食,我想到的却是特别不起眼的美食——线面,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珍馐美食,但是,就那么妥帖地温暖着我遗留的儿时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