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火烧。这肯定是不用多说了,几乎成了保定的城市名片。我就不再多说了。槐茂酱菜。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吃这个了,奇怪的是,我小的时候最不爱吃的就是酱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觉一碗热粥一定要配点小咸菜才能吃出味道,疙瘩头也好、地咕喇也好,酱香浓郁又脆脆生生。其实我最喜欢吃的腌鬼子姜。春不老。保定三宝之一,芥菜的一种,也叫雪里红,习惯的吃法是腌制后放肉和黄豆一起炒,我家冬天经常做。
总督豆腐,是我特别爱吃的菜,做法是将豆腐切块,油锅烧至6成热时关火,下豆腐炸至微黄,捞出备用。锅中留底油,下肉馅煸散,加入姜蒜末、泡辣椒、辣酱炒出红油,烹入料酒,加酱油、少许水,白糖、盐,放入虾子、干贝丝、豆腐翻炒均匀,再加少许水,大火烧制入味,加味精,水淀粉勾芡,出锅撒入青蒜末即可。豆腐外皮略焦脆,里面又软又嫩,这个口感简直太棒了,还有肉香,我能吃好几碗饭的。
牛肉罩饼。这个可真是保定正宗了,我们朋友之间只认白家牛肉罩饼,俗称“白家罩”。他家的牛肉汤香味浓郁主要是因为炖汤的时候放了自家的百年老汤。上高中的时候兜里钱不多,吃个白家罩还得搂着点吃,所以一般都是要个二两三两(二两肉三两饼),吃完了再要个铲罩半斤(铲罩的意思是不放肉,只用肉汤罩饼,所以这个铲字发展成了保定很有意思的字眼,比如喝酒说铲喝,是指没有菜,干喝酒)。
甜面酱,保定三宝之一,你以为是调料?我偷偷的告诉你昂,我小的时候发现的两大黑暗料理就是晚上吃中午的剩馒头,最好能掉渣那种馒头,切成片,抹上一层甜面酱,另一种是烙饼抹上一层麻酱再抹上一层糖!绝对好吃!白运章。白运章的包子,有点年龄的保定人不会不知道。老字号,小的时候吃过,已然没有什么印象了,后来开的这个还是其家族传人,但是我吃着并不对我的胃口。
白肉罩火烧。我们简称“白肉罩”,前身是著名的百年老字号义春楼的猪头肉罩火烧,现在义春楼没有了,但是白肉罩火烧还是能吃到的,而且众多历史名人都对这个小吃情有独钟。比如冯玉祥、梅兰芳、侯宝林,现在有一家金卯白肉罩火烧,他家自己的宣传画板上印的是常宝华去他们店的故事,也是老爷子解放前吃过,颇觉可口,后来机缘巧合的又找了过去。
疙瘩汤。来南方这许多日子,喝过各式各样的粥,糖水和各种汤粉,感受了广州人做饭的这些纷繁的操作和研究,依然想喝一碗家乡的疙瘩汤。奇芳阁,据传老板当初是靠卖疙瘩汤发家的,后来渐渐做大,开起了饭店,开起了分店。上次去吃,觉得口味比不得之前了,但疙瘩汤,其实还可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