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人性,我们顿觉深奥晦涩。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人性的论点。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明清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人性绝非一成不变,可以随着培养不断完善,司马光主张,善或者恶对一个人的主导作用从生来就已经确定。西方基督教则认为人性本恶,人这一生要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赎罪。直到近代,才有了“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这样走向客观的谚语。可以见得,人性不能由简单的善或恶定论。要读懂人性,首先要明白,人性本身是复杂的。它包含着善与恶、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等多种思想,蕴藏在人类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中。想要从源头开始了解人性,就必须借助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我们可以阅读孔孟老庄、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尼采、萨特等人的经典作品。
人性最核心的本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说白了,就是追求物与色,逃避生理疾病和心理缺陷。其中,逃脱痛苦的欲望远大于追求快乐的欲望。 物:代表实体的物,金钱,物质,房子,车子,…… 色:代表无形的体,权力,爱情,名声,色相…… 当然也有很多物与色的融合体,如奢侈品,)利用以上两点,你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人性。与人交往,或者创业经商,其实本质上是“利益”的交换,这个利益不仅单单指金钱上的利益,而是你所能提给对方的帮助。结合你自身,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能提供给别人“利益”的资源;站在对方角度想想,他想得到什么?多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如《影响力》,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等等。
个人认为,读史最容易看出人性。华夏悠悠五千年,当你读史读得多时,你会发现,前人犯得错误,今人仍在重蹈覆辙。为什么??人身上的某些东西,能改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人性的弱点导致历史的重复。所以推荐你去读资治通鉴,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在利益的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你自己慢慢去看吧。当然,题主想要快速认识人性的书籍,其实,最好的书籍就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你小心地去观察,你便会发现人性的弱点之所在。你想要很快的认识窃以为有急功近利之嫌,有些事情需要慢慢来,急不得。
在当今时代,我们看似是以读懂人性为目的,在进行思想上的探索,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通过读懂人性、利用人性,对“我”这个个体产生积极影响,或者通过洞察人性解读他人的行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下一步。理解人性里的自私、怯懦、混沌,就能够明白社会上诸多谋求暴利的商人、欺凌弱势的恶霸、是非不分或者见风使舵的小人行为背后真正的深层原因。要理解这些,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感知力,深入观察生活,或者留意那些已经被人揭发并曝光出来的具有惩戒性的人或事件。再通过理性分析,去接近人性真相。
个人认为,读史最容易看出人性。华夏悠悠五千年,当你读史读得多时,你会发现,前人犯得错误,今人仍在重蹈覆辙。为什么??人身上的某些东西,能改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人性的弱点导致历史的重复。所以推荐你去读资治通鉴,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在利益的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你自己慢慢去看吧。。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揭示,群体中的人类极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理性。它还结合历史学,分析了法国大革命时代。在战火纷飞、没有福利机制和安全保障的那个年代,人性的扭曲暴露无遗。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群体环境里的自然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