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百年这句:“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时,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空概念,这开创了一种几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将三种时空概念融合得如此精炼、自然,有书君还没有在其他作者身上见过,可见马尔克斯功底之深。先看百年这句:“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时,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读者一瞬间经历了多种时空转换,顿生人生沧桑之历史感。至此一生繁华落幕,在终点处蓦然闪现遥远孩童时代的情景,句式中,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将来过去时等各种不同的时态结构全在这一刻同现脑海,这是一种人生的终极体验。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这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被无数小说家效仿。开头的第一句话,短短42个字,却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空概念,这开创了一种几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将三种时空概念融合得如此精炼、自然,有书君还没有在其他作者身上见过,可见马尔克斯功底之深。
典型的倒叙结构,但是其功力不在于新颖的倒叙结构,而是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悬念,让人不得不读下去。主人公开篇就面临死刑,是什么导致他必须面对死亡?父亲带主人公去见识冰块,冰块是否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问题作者都没有直接交代,我们只能去书中寻找。而最后一句“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突然把人拉入了神秘、魔幻的空间。
百年开篇这一句的经典感,来自于它把“未来-现在-过去”三种时间态合在一块、拉过来、拉过去、、现在的上校、在许多年以后的未来、回忆着遥远的过去很小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合在一句话里,读者一瞬间经历了多种时空转换,顿生人生沧桑之历史感。至此一生繁华落幕,在终点处蓦然闪现遥远孩童时代的情景,句式中,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将来过去时等各种不同的时态结构全在这一刻同现脑海,这是一种人生的终极体验。
《百年孤独》的主题是孤独、命运和荒谬,所以马尔克斯才选择用魔幻现实的风格来表达,这与卡夫卡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现实里面表现魔幻,而不是在魔幻里表现现实。《变形记》和《百年孤独》里的人物,并没有脱离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意义,但又让变成虫子和美女升天这种事情真实发生。读者匪夷所思的同时,却又能完全接受。
《百年》是摆出一个“将来回看见过去”这个场景,而《锦瑟》则现在想到了将来将会对“现在追忆过去”这个此情斯景、将来彼时、应会惘然的,,这思维,就更为复杂高级、缠绵悱恻、缭绕三匝了。《百年》三个场景合为一呈现,可以想见;而《锦瑟》呈现的三个场景,则是人的“思想”之景、三种时态的“心思情感”之景,就更为妙到毫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