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老,枯枝落叶,一切归零,所有今世的存储,都不能带走,爱也空,恨也空,这就是一场空空如也来去的表演。年老以后,我们的追求越来越少了,很多东西都已经懂得了放下,当年一直努力追赶的目标,等到接近以后才发现,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很多我们已经得到的东西,通过多年的保存,却发现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生命的拥有并不代表完美,失去也不会觉得可惜,这就是一个人归于平淡表现。看过许多老年人的文章,他们的心态已经很平和,他们喜欢回顾过去,同时也凝视现在,他们发现,年少轻狂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耄耋之年后却变得可有可无,而且希望传承下去的力量也没有了,他们才最终领悟人生的真谛,来是空,去是空,没有什么人可以陪伴你来去。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名和利啊,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事难料人间的悲喜,今生无缘来生再聚。爱与恨哪,什么玩意,船到桥头自然行。且挥挥袖,莫回头 ,饮酒作乐是时候,那千金虽好,快乐难找,我潇洒走过条条大道。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红尘人不老。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求得一生乐逍遥。好一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活着为名,有人活着为利。这样的活太累。这又不禁叫我想起弥勒佛前的一句对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且喝一杯茶去,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再斟一壶酒来。”还得是大智所在。生,我们是光着身子的;死,原来还能落的个尸身,现在全是一捧灰。所以说,人生到老就是一场空啊。
其实细细想来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是你经过一生的努力,得到了你追求的荣华富贵,哪怕是你做了古代皇帝的九五至尊,金龙宝座,到最后来也还是什么都带不走。这种生带不来,死带不走的事情不就是一场空吗。很多人听到这个说法之后都认为既然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那就没有努力的必要了,其实不然。很多人努力一生都只是为了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种时候就需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就比方说那些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纵然他们到了之后也是一场空,但是他们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留给了后人,让后人都可以永远的记住他们。所以即便是一场空,还是有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的努力。
有句话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说人生到老一场空这个问题。这句话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一个人寿终正寝的那一天。他有再多的财富,再多的名望,再多的权势,再多的孝子贤孙。他能带走什么?不过是咽下最后一口气,葬身的三尺地,埋身的一抔土。仅此而已。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不是没有道理的。趁活着,能吃吃,能睡睡,能玩玩。让自己多一点开心快乐,少一点贪婪欲念。因为你累死累活贪再多,你也带不走。何必让欲念贪欲左右自己,让自己吃舍不得吃,穿舍不得穿。最后双脚一登,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吃咸点,看淡点,心宽点,少贪点,多善点,多乐点。轻轻松松,快快乐乐过完一生多好。不然到老一场空岂不悲哀。
经常听人们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人生到老是一场空。从人呱呱落地,到成长期,奋斗过,失败过,拥有过,失去过,到老年时,人生百味杂陈。经历过所有的事后,老年的我们会感叹“人生到老是一场空”。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回头看走过的路,感慨万千,不会再执着,原谅所有的人和事,接纳自己的空无。老年时,看山觉得它就是本来的模样,没有附加更多的东西;看水,就是简简单单的水,一览无遗,没有涟漪。人生本就是如此,过完一生,会发现平平淡淡就是美好的一生。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经历了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明白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道理,后来出家做了和尚。曾经大富大贵的公子都能看破尘往事,何况老年人呢。人是有记忆的,所以老年人最喜欢回忆过去的日子,看看现在的日子,大彻大悟。一切终会随风消散,还有什么不能看透、不能放手的呢?佛家说,一切皆空。空,看透一切,放下人间的一切。趁我们还年轻,努力奋斗吧。当看空一切时,说明我们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