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处世淡寡的人。可能自己从前是热烈到迸出火花的人,所以更喜欢那种淡淡的人。我父亲就算一个。在我小的时候,他讲话不多,并不总是表达他对我的爱意。只是像朋友一样尊重着我,不宠溺,不忽视。在我小时,他披着夜色回家,从棉衣内掏出一包仍然温热的栗子,掏出一支淡蓝色有蓝莓香气的晨光记号笔,掏出一块半个手掌大的橡皮,掏出一袋糖果。这都是我关于爱的记忆。到现在,因为回家较之前少,父亲的话开始多了起来。
就算天塌下来都能继续调侃生活的乐天派。这无疑是现阶段我最欣赏的一种性格。我曾天真地以为乐天派是不存在的,直至我遇到了我们的校长。她是一个心态好到爆炸的人。她现在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但是当我知道几年前她因为意外而不得不选择放弃第一胎的时候,我震惊了。就在大家都在开开心心过新年时,她却因为肚子痛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而后却被当地的医院告知无法操作,只能转回上海当时进行清宫手术的医院,当时的清宫手术做的不好,留下了一些问题,所以才会在大年夜的这一天突发,没办法,只能大老远,从老家连夜开车回上海,住院;而后又突发一次大出血,不得已又住院,那一次她说她从未感觉离死神那么近;当时我是真的很无法相信平日里和我们嘻嘻哈哈的她,竟然经历过如此压抑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最想成为的性格是温柔的,让人舒服的,善解人意。或许这一点儿也不厉害,也不特别,可是啊,真的有点难。成为这样的人的朋友是幸福的,她们温柔可爱,体贴善良,从来不会让你觉得尴尬。
敢于触碰边界的人。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人,是世俗拉不住的,以自己的方式尊重权威和真相。在游泳馆游泳的时候,发现这学期的专业课老师也在,主动游过去和老师主动打招呼。老师五十多岁的年纪,却在池水里游刃有余。而他确实第一年学会游泳,带着一丝少年的腼腆,他对老师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学校游泳馆晨泳,能遇到老师太巧了。他还会提醒老师,两个人聊了太久了,该再游几圈了。
不服输,但是输了以后认。形象一点形容,就是那些在学业、工作、游戏、体育比赛中,面对绝对逆风的情况下,依然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言弃,但是在失败的那一瞬间,坦然接受,不怪队友,总结经验,下一次卷土重来的人。
不知世故的人吧。初中,班里有个女生喜欢去我家里,我俩一起看台湾家庭伦理剧《意难忘》。有次我妈洗了一盘葡萄给我们吃,看到一半她大声叫我妈:“阿姨,葡萄还有吗?”当时我惊呆,爸妈从小给我的教养是绝不能问诸如此类的“无礼”问题的,接收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不能主动问别人要东西,除了压岁钱不能接受别人给的零花钱。我转过头去看她,她正一脸纠结地看着电视里男女主角吵架。身后传来我妈贼响亮的应答:有的是,洗了给你们送过去。妈妈很喜欢她,每次她离开的时候都说,要经常来玩啊。初中时的我总爱问我妈“我们班上女生谁最好看”这种问题,我妈有次说:“上次那小孩真让人待见,每天嘻嘻哈哈的,看着就开心。”长大的她还是如此。而小时候不那么喜欢她的我却越来越发现她或者她这种人的珍贵了。过年回去聚在一起,她永远是话最多的那个,嘴里含着糖,叨叨叨地谈天说地,整个氛围都暖的不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