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近的人之间,很多时候,相互之间的心理边界并不明显,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他人越过之后,自己会感觉很不舒服。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对方已经越过了自己的心理边界,也可能是不好意思去提醒对方,怕对方生气等等,就这样忍受着不舒服。但忍受并不是一味的忍受,等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以一些小事情为导火索,进行爆发。在爆发之前,因为忍受着不愉快,所以无法去心平气和的与亲近的人沟通,这也是导致了为什么对亲近的人态度不好、不包容。
人的本性中,对于自己了解的,能够把控的,稳定的关系,更随意,更容易放任自己。因为即使这样,这种关系也不会发生改变,不会给自己带来变数。这就会造成人们在任性,放肆中,轻易的就忽视了身边亲近的人的感受。而对于陌生人,也许是不了解,也许是有距离,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自然不敢随意和放肆。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即使亲近的关系,也需要用心去呵护。珍惜身边亲近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时常陪伴我们身边的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会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这些关系建立之初,都是处于一种相互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伪装真实的自己,去“伪装”一个好形象,来获得他人的好感,来获得与对方继续交流、建立关系的机会。特别是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为了能够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会尽量表现出宽容,已获得他人的好感与评价,很多时候,陌生人的良好评价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水平以及幸福度。
人性亦来如此,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对于爱我们的人,我们闹,我们吵,我们任性,我们不在乎,不在意,是因为我们心里认定,不论如何,他们都不会离我们而去,只要你回头,他就会在那里,只有你需要他便会风雨兼程来到你身边,他们就想我们的超级英雄,守护我们,关爱我们,但我们确认为理所应当。所以我希望,无论何时,都请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热爱生活,关爱爱我们的人。
一个人接触另一个人的时候,是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空间去容纳对方的,如果这个心理空间被其它东西所占,就会使得容纳他人的地方变小。在气愤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陌生人与自己说话,自己可能就不会去理睬,甚至身边朋友给自己说话,自己都不会去理睬。这是因为其它事件导致的情绪所致,一但平静下来之后,就会在理智的控制之下,进行自己认为对的行为方式。
外人跟我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没有什么爱不爱,又没有侵犯到我们的存在感,甚至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外人即使对我们造成一点伤害,我们也能宽宏大度地原谅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