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个人爱好不同吧,我身边也很多不爱出去只想存钱买房子的,也有我这种觉得存首付都感到绝望的。可是,我从小就想出去看看,我努力工作攒钱,就是想到处看看啊.....海边城市长大,一直对书上写的沙漠啊草原啊高山之类的很好奇很想亲眼见识见识,所以工作后就攒钱攒假期出去走走,不为别的,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亲眼看看而已。不能算穷游吧,可是也不是富游,反正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旅游,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和朋友,去当地看看文物古迹,吃下正宗的当地食品(额这个比较重要哈哈哈)说真的在国内或者东南亚旅游基本不会花很多钱,一两个月工资就够了,也不是说花光光(我也是几千工资一个月 )欧美什么的等我有钱再说吧.....国内都还没逛完呢我!
特别反感将旅游和类似“成长”一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能开拓视野,在旅行中寻找某种意义,非要产生一点很假的感悟写在朋友圈,然后配上感觉玩的很舒适的照片,假。旅游说白了就是玩儿,和玩游戏看电视剧没有本质区别,是一种娱乐,在娱乐中,玩的开心才是第一要紧的,那些没钱的还到处去浪的,多半就是那种半吊子文艺青年混的不行,拿了半年的工资到一些土味儿景点秀上两三天,在朋友圈里赏景赋词,仿佛和自己深处水生火热的现实生活断绝联系,这几天的旅游让他感觉如此高尚和淡泊名利,可是内心总是提心吊胆的。回来之后搬砖边流汗,但也感叹自己留的汗和别人不一样了,有些意义的汗水。
首先要看没钱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他的“没钱”是除去生活的日常开支,将多余的钱都拿去旅行,这样是没有问题的,开心就好。如果他的“没钱”是,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负担,还有将钱花在去旅行,这样对我来说就很有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将“旅行”换成“名牌”、“iphone”等,人家的没钱并非真的没有钱,只是将钱都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地方,没必要理其他人的眼光。在这个事上都只是价值观的不同,并没有对错。但如果是连生活都无法负担,还要去享受自己能力以外的物质和生活,em......如果你都是觉得开心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
早就说了,第一考虑不要追求钱,而是追求做什么事儿,根据你自己想做的事儿再来解决钱的问题,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儿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主干,不要为了渺茫的财务自由的希望过的像个奴隶!不要指望莫测的命运!抓住每一天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考虑死亡或者未来等太长远的东西,不要听别人唧唧歪歪,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能最大程度激发你的生活热情和智慧,我看这非常好!总之,别被宣传舆论是非言论牵着鼻子走,自己体会生活,错了就改正,开心就继续前行,只有坚信自己是对的,过的开心就好!
坦白说,我觉得一个人怎么分配属于自己的合法收入都是自己的自由。你不理解人家为什么喜欢出去旅游,那你能理解别人花成百上千的钱买手办,买游戏吗?你能理解别人在快手斗鱼一送送好几万的礼物吗?我上学的时候觉得你花一千多买个aj穿不是烧包吗?1000多买双鞋怕不是石乐志?所以月入4K不到就不能旅游了?非得攒着钱苦巴巴的买房结婚生孩子过一辈子才叫生活吗?每个人对生活的想象都不一样,如果你理解不了别人的想法,那很正常,就好像别人有时候也无法理解你的想法。
人具有独特性,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我一直想集中一段时间游历中国,住青旅,吃特色食物,坐火车特价机。估计日均200差不了多少。你说的没钱啥概念,有钱啥概念。现在全国数据人均月收入5000,多少人算得消费,吃1500,穿500,房租1000,买衣服500,交通300,话费人情之流,这么算不够呀哪还有钱旅游。。只是有人吃得多,穿的少,有人衣服多,宅在家,有侧重点。消费自己中意就行。不要负担消费,爱怎么花怎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