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个人,可以。经过大灾大难,或是重大变故,改过自新或是从此堕落,都是可能的。但如果只是一个人的希望挽回什么的说辞,八成只是花言巧语。改变,永远是会付诸行动的,否则都只是一种说辞罢了。如果有人类本身的人性,永远不会。人类本身是复杂而善变的,一般介于“圣人”和“禽兽”(包含而不限于)之间摇摆不定,一般表现为中性而温和(也有立场坚定的好人和坏人),即不会表现出无端的善意,也不会表现出无端的恶意。但是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大家都在干好事,一起干,但大家都在干坏事,也会一起干。道德也好,法律也好,对人类的限制是有限的,不足以改变人类复杂而善变的本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就是指人的自然欲求性;人的自然欲求性包括生存欲求和性欲求,具体表现为人有生命安全的需求、食物的需求、适宜环境的需求、休息和睡眠的需求、性的需求、财产安全的需求等。人的自然欲求性是人类行为根本的出发点,是推动个人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基石,人的自然欲求性主宰着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支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衡量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评判准则。人的自然欲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本能的需求。
人是会有一定改变的,最大的改变可能是现出了原形、恢复了本质。人性本质是很复杂的,有善、有恶,有善大恶小,有善小恶大。再加上人善于伪装,恶者伪装成善家,或嘴上满口仁义道德、做的都欺男霸女、祸国殃民的事。还有善家表面看有些嚣张,但大是大非做的很好。人性的本质都是因人而异,和所处的环境,人生经历都有关系,没有一个人是和别人完全相同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多高多大的神也无法改变人性的本质,人也无法改变别人的人性本质。
人通过阅历经历及学习能改变对待万事万物心态,从而心态就决定了处事的方法,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就改变了性格,性格就改变命运,所以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但人始终是人,有些本性永远也改变不了,比如吃饭,睡觉,生理需要等,那些强制改变本性的人他永远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含义,人世间吃饭,睡觉,生理需要就是极乐,没有这些给你长生不老,你觉得有意义吗。
人的本性本质应该是趋利避害,而对于善恶之间举动的界定是靠本能与认知来进行选择的。这也是许多穷凶极恶的人,私下里却是邻居口中的老好人的原因。本能是先天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但是认知是通过后天的形成的,我们通过教育、法律等方式告诉他人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所以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理之凝聚而言,谓之性。——人性趋利而避害,人性不会变的,变的是:利害标准。——人的性,本质也不会变,后天的努力,“看起来”能改变,其实,如果不能率性而为,那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也就不能长久、和谐、轻松、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