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是某大学的学生,准备考研了就在外边租个安静的地方复习。一开始的时候是把房子整租了下来,然后找了一个合租的女孩子,是已经在外边工作了。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住进来还是挺和谐的,但是日子一久之后就“见人心”了。合租的女孩子平时上班的时候早出晚归,基本上一整天见不到人,但是放假的时候就是一睁眼就打游戏从白天打到晚上。中间都想不起吃饭这件事,我朋友中午做饭叫她,晚上做饭也叫她一起吃。吃完了也不收拾一下,放下碗就继续去玩游戏。一天两天还可以接受,但是久了之后,就把这样的行为当成是理所当然了,家务从来不做。公共的地方随便丢东西,但是自己的房间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都还算不奇葩的,最后的时候朋友实在忍不住说了她两句,她第二天就说自己要搬家了。因为房子是朋友一开始整租下来的,所以每个月房租都是给到她手,然后再给房东。合租的女孩子最后就不给房租还有水电费了,理由是“你平时带太多朋友回来吃饭,理应承担更多的费用。”第二天真是就收拾完自己行李就走了,同时还把我朋友联系方式给黑名单了。所以说啊 ,在外边租房的,尤其是女孩子还是在读的女孩子,在选择合租的人的同时一定要慎重,不要随便一个人就行,毕竟朝夕相处,生活中一定会有不少的矛盾。
去年的时候,这边的房源还不算紧张。彼时,性质颇高的找了一房子,房东不是房主,是一个东北人租了一整套,然后自己干起了二房东的勾当,将其中的一间间房子转租出去,自己从差价中获利。窗户朝南,采光好,位置也还可以,主要是还算便宜。遂交了三个月租金,顺带着押了一个月,签合同的时候也没看着房本。本以为安安稳稳地能住下去,甚至于我都想好接着续租了。刚住了一个月,房东一纸通牒说房子不再租了,便单方面将我驱赶了出去。但转过头一想,东北人口拢共约一亿多人,假设你是个关内人,你所能接触到的人,在一亿人面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我们遇到让大家不爽快的人,只是极小一部分现身说法的,而恰巧,这些人令你印象深刻。缺点总容易被人诟病,优点则少有人在意。我们,绝大部分都是在莫名其妙下躺枪的。而有些人总喜欢以偏概全,罔顾事实。
前两天上海这边下大暴雨,我在上班,但是我洗好的衣服还有床单和被子都在楼顶外面晾晒,我当时就想着完了,今天回去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我下午七点钟下班回去的时候发现我的衣服还有被子都被收到了,里面有一个公共用的晾衣间里面,我心里不知道是谁帮我拿进来,但是我特别感谢他,然后就把被子和衣服抱着进了我的小房间,在我打开门进去的时候对面有一个小姐姐和她老公一起在吃粽子,和我打招呼,说是她帮我拿进来的。我立马把被子放回房间跑过去和他们唠唠嗑,感谢一下他们,结果他们把我拉着在那里吃了两个粽子。真的很暖心,也认识了一对不错的邻居,很开心。
我们当时住在一个回迁小区,房子的门都是一样的,房间格局也是差不多,而且基本都是毛坯房,所以如果不熟悉的人经常混淆。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天天爬5楼楼梯还是很累的,而且经常怕错自己却不知道,有一次下班比较晚,而且还喝了点酒,回家拿钥匙开门,可是怎么开就是开不了,于是没办法,就给房东阿姨打电话问,是不是他们把锁换了,他们说没有啊,一直就是那个,后来没办法,房东阿姨说她跑过来用备用钥匙开试试,结果来说问我在哪,才发现我在6楼,没错,自己走错门了,辛亏房东也住同个小区,人还很好,所以没说啥,就走了,临走前,还说年轻人少喝酒啊。
很多时候,都是看自己的人品。大妈很多时候,是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千里迢迢跑到大城市,一个人没啥朋友就开始陌生的生活之旅。作为老人,还是要多帮助帮助他们的,比如天要下雨,看到晾在外面的衣服会帮忙稍微收拾一下,孩子不容易。更多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互帮互助,这家帮买个菜,那家帮拎个东西,渐渐的群居思想被激发出来,就成为了“一家人”,同样北漂的异乡人。大家都是善良的,能够在孤独的大城市中找到一些伙伴,幸事。
刚刚出来实习的时候因为担心一个人住不安全,所以大部分都是同学扎堆在一起,我那时候就是和两个女生住在一起的,有些事真的有点尴尬。其实合租也是有很多好处的,每次自己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有一个人和你说说话,心情也会好起来,几个人住在一起有说有笑生活也会多点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