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问题,其实本质都是由时代所决定的,也就是时势造英雄。
三毛成名的时代其实就是那一代青年向往自由不羁,随心所欲生活的那个年代。三毛的文笔特别的轻快温柔,随性自由,放纵不羁。只要是她喜欢,她可以背着包四处去流浪,流浪的目的只是为了看日出日落和和大胡子荷西谈爱情。因为那个是那个年代的青年想得自由是得不到的而且有着多重的性格,想要挣脱又想要留留念,想要善良又很尖锐,想要温柔有时候又很孤僻。无独有偶的是三毛也是一个这样的女青年。
生活有时候很孤独,但有时候爱一个人的是歇斯底里的,不顾一切。虽然他经历的事情都很单纯,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感觉每一件单纯事情的背后都是十分的老练。不管是做人还是写文章,乃至生活也是非常的自然勤快的。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热血青年想要追求的东西,但因为自身条件和社会外部条件限制,他们得不到。而三毛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还要写成文章发表出去让别人看到做到了。引来一大批狂热的读者跟随着三毛,是一个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直到她的死,也让人感觉十分的扑朔迷离,至今很多她的粉丝还在探讨着他的死亡之迷。
而且她的作品大部分表达的是自己对爱情的追求,那个年代的自由恋爱,整体社会风气来说还是不太支持的,是三毛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爱情的。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荷西的爱情,两个人之间相隔了六年,就在下了一场大雪之后,三毛不顾一切去了撒哈拉大沙漠寻找了荷西。就这么不顾一切,爱上他嫁给他,直到死亡将和荷西带走。后来三毛写的一本书叫《撒哈拉大沙漠》,里面就是像我们留住了,与荷西相爱结婚直到荷西的离去,三毛是怎么在悲痛欲绝的心境中走出来的一篇长篇小说。
其实大家怀念她,这是因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子,一个轻狂张扬,但又细腻温柔的女人,他有着我们可望不可及更不可触的美丽灵魂!
三毛的作品是她的人生故事的记录,难能可贵的是故事中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践行。三毛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文学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
她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人们喜欢三毛的文字,更喜欢喜欢她的生活方式,感动于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三毛曾经对姐姐陈田心说:“姐姐,你的一生白活了,我的一生可是你的十倍。”三毛虽然只活了短短48岁,但她短暂一生,胜过我们十世。
《雨季不再来》:该书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此篇是三毛非常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
三毛追求的生活是脱俗的,她的作品是她的灵魂奔驰的痕迹。我们觊觎那样的精神,但无法企及那样的行动。所以我们只能拜读、想象、向往、和瞻仰 ,然后在世俗的生活中感慨人生的无奈与荒唐。
以前有段时间读了很多的三毛的文章,“给我一匹马,陪你走天涯”这一直以来是我对三毛的印象,我觉得一个浪漫文艺的青年仗剑走天涯的样子实在是不能再潇洒,为爱远走的样子是我一生都不可求的向往。
从“雨季不再来”开始接触三毛,雨季不再来主要是讲了三毛青少年时候的故事,是三毛还是二毛时候的故事,那段故事里有期待有等待有青涩有成长。还记得三毛的背数学题,还记得三毛那段自修的日子。那是段成长史和蜕变史,是我们能看到三毛的缘由。我想一个人真正的乐观只有经历过失望和绝望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就像若是我,一定不会成长为三毛,大概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秃头”。
同样的,我也感谢自己是从《雨季不再来》接触的三毛,不然我一定理解不了三毛的那种生活的状态。我想向往自由的人不再少数,但是真正让我们怀念的寥寥无几,其实想想谁又能做到像三毛那样潇洒呢?只身去欧洲读书求学,再去非洲过自己的生活,跟荷西的那种“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如是若是你,可以吃的少一点再少一点”我简直就要被这样一个小姑娘打动了。
我们也知道,三毛喜欢过王洛宾,吵着闹着喜欢的那种,也说出来了,可是回头发现自己不喜欢又转身离开,正是这样爱恨分明,敢爱敢恨的三毛最得我心。我们为什么怀念三毛,因为三毛身上有我们求而不得,想做不敢做的气质。
一提三毛首先不是想到她是我本家大姐,而是想到一部台湾小说亚细亚孤儿,三毛姐好像出生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但三毛的自恋,为摆脱孤独去流浪,去社交,很像早年生活不幸福,对国家又缺乏认同感的张爱玲,不过张爱玲遇到胡兰成后生活就改变了,从此有了爱也有了恨,有了不得不说的故事,三毛姐说自己爱荷西,甚至为荷西殉情,这可能都是自己骗自己,三毛承认荷西不理解自己,还说荷西走后仍有人追自己,她与王洛宾的传闻等更是证明了三毛姐应该是因精神空虚寂寞而离开人世,从这点上看,张爱玲反而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