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健康。人过了50,就很多疾病进入高发期了。癌症就不说了。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妈妈去世了,53岁。所以这个年龄,生命是随时可以写句号的。我自己都有好几次,半夜出现状况,去医院急诊。之所以关注健康,不是怕死,而是,放不下啊。好不容易算是可以做一点事了,但是,就这样画省略号,不甘心啊。还有就是不想麻烦别人,虽然说人死了,世界照转,但是也不能给人添麻烦吧?自己的那些书啊,写的材料,部分研究结果等等,都会别人处理起来造成麻烦啊。
中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既没了年轻时与万物冲撞搏杀的勇气,又缺少年老时同世界握手言和的智慧,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里,至关紧要的,是活出色彩,这样,即便是“卡”在中间,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丝微光和一份足迹。中年人,可赤,可黄,可青,可白,可黑,唯独不可混合起来,变成单调乏味的灰。因为,这是愧对多彩生命的行为。
人至中年,忽然就孤独起来。曾经一下班就想呼三喝五纸醉金迷的懵懂少年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性子,躲着酒局,躲着各种娱乐,人聚得稍微多一点就要绕开,生怕一不留神说得兴起,晚上又会出去。偶有性情投契的三五老友相邀,也是喜欢端茶胜过端酒,话倒是越来越密,不过“想当年……”到底也是替代了“将来有一天……”。
66年生人,父亲早亡,寡母偏爱幼弟,家境贫寒,书没读多少,从10岁起就开始想着怎么活下去。最早是找了师傅学手艺做泥瓦匠,砌墙砌得又快又好,人称“一面刀”。凭着年轻有力气,给家里盖起了砖瓦房,并带着弟弟外出学手艺。后来承蒙师傅介绍,娶了他的侄女,第二年诞下女儿,有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
三年前,BMI指数28.5,中度脂肪肝。痛下决心减肥,开始跑步,一发不可收。一年后脂肪肝消失。现在BMI指数22左右,腹肌隐隐出现。至今参加马拉松2次,最好成绩3小时49分。参加超长距离越野跑100公里2次,最好成绩19小时26分。自觉目前的体质比青年时期要好得多。
我爸已经半百了。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打电话问了我爸。我:“老爹啊。你平时都想啥啊。”爸:“还能想啥,不就是怎么让你和你妈过得更好。”也是啊……还能想点啥呢?我刚想感动的时候,他一句话把我拉了回来。“说起来,你也是时候找个男朋友了吧?”我:“爸,我有事先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