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在外头朋友合租,朋友却经常不在家,一个月时间里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每天晚上回到家楼下朝上望去,家里都是漆黑一片,愈发不想回家。恰逢前端时间和对象分手,根本没办法一个人在家呆着,只能疯狂加班到十一二点。家里只知道自己勤奋上进,却不知我只是在盲目发奋。长期一个人,不会有家人顺便给你做早饭,回家不会有饭菜留给你,不会有人和你分享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和人间烟火。你觉得自己越来越独立。最重要的一点,长期没有人管我导致我变成了烟铲。
个人认为长期一个人生活会走向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无尽的寂寞和冷漠,另一个极端恰恰相反。 在长期与自己的对话中,渐渐反思自己的生活,并投以积极的应对,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都是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事,甚至发现院子里的猫猫狗狗花花草草都那么可爱。渐渐开始珍惜这种简单温暖的生活,对过去的朋友保持热情,对陌生人保持友好,刷刷豆瓣就能约到一起喝咖啡的人。更加平和地面对一切
会导致抑郁,虽然我也是喜欢独处的人,但是基本的社交还是需要的,那些说爽的人不过是没经历过那么久罢了。如果你必须面对这种独处,你可以利用其他娱乐方式来缓解没有社交带来的空虚和抑郁。比如看点电影,画点画,种点植物养点小动物,甚至是自言自语打发时间。不要觉得你不正常,因为社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不拿着当回事的人只是没有经历过,他们可能甚至没有我孤僻,但我依旧需要社交。他们也是,你也是。
不要觉得一个人生活很孤独,可怜,一点也不可怜,学着做饭,饿了就做饭吃,困了就睡,我没有朋友,所以没有娱乐活动,但是可以看电视剧,不断的换老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我喜欢一个人生活,一点也不孤独,和父母一起生活反倒让我不舒服
偶尔有大彻大悟的刹那。一个人吃玉米或番薯也能吃出甘甜时,才知道之前的“巧厨娘&资深吃货”竟是为了得到伴侣更多的爱而装出来的。没有悲从中来,反而讶异自己人生竟然可爱过。也是借着这些刹那,对自己的认知逐渐趋近于最真实。
郁闷的时候(确切的说是抑郁的时候)会发现根本没人可以谈心,即使找个人说话,她/他也不会很懂你到底在讲什么。总而言之,开心或者正常状态下是自由的、是享受的。低落、失意的时候是苦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