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自己的精神内核越丰富,他就会越来越远离当前社会的标准化人格,生出一些明显的个人特质来。这时候,他再遇到一个和自己有深刻的共同话题、强烈的共同兴趣的、近似的人格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当社会中的人的人格越来越丰富,而人的流动性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我们遇到一个和我们类似、使我们兴奋的人的机会是在降低的。
明知其重要,有好处,而偏偏不为。这种现象,乍一看难以理解,仔细一想却几乎可以说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我一直想买个苹果手机,但是我一直没有买。不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没钱,二是虽然有钱,却不愿意花。总之,如果是免费的话我就要。可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东西好不好?是很好。可是没办法,好东西的成本就高。人际交往也一样要付出代价。这最大的一份代价叫做:被别人评价。
啊,这就是说的是我吗?平常跟女孩子聊天都是关于工作啊学习什么的,其他都不聊。因为我只想赚钱,只想暴富。谈恋爱?找女朋友?不不不,这妨碍我赚钱了!我,只想暴富!!!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比较忙,都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轻易不愿意像以前一样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别人。
这种情况叫做被边缘化,长期的不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脱节,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追求的东西,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在乎的事情也不一样,当周围没有了知己,自己也就不想再跟别人打交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