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内到外变强大。自信不是空架子,需要有实力有底气。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不要太多赞美,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多好。2.学着接纳新事物,尝试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你在乎传统或教条主义固有的论调,学着接纳新事物是为了我们有更多新思路。一件事如果只从一个角度看,那么非对即错,多几个角度看,你会发现对和错,美和丑,定义或界线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评价的结论也并不重要。3.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最相信的应该是自己的判断。你在乎评价是因为你潜意识认可了别人的说法正确,如果ta的评价在你看来不好,你会很纠结。但是,所谓评论就是信口胡诌,胡扯八道的成本很低,想想看你与别人前几十年不在一个环境空间,别人对你的了解相比你对自己的了解更狭隘。如果你很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确定自己在做什么样的事,那么别人的结论并不影响你的方向。但如果你觉得还是影响到你了,说明你自己对自己的定性还很犹豫。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有人夸你内涵,便有人说你不过如此;有人说你有个性,就会有人说你太能装;有人说你很实在,就有人说你真虚伪。其实真的不必在意旁人的七嘴八舌,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犹豫地停下脚步,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不认可就闷闷不乐,如果你每次都会因为别人的投机取巧而唉声叹气~~那你花掉青葱岁月,除了得到犹疑、闷闷不乐和唉声叹气之外,很可能是一无所有。岁月的“小人之仁”就在于此,它会慢慢让你识破生活的真相,却不会给你任何补偿!
关键还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握好一个度,在意该在意的。想的太多,在意的太多,会使自己的情绪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活的太累。另一方面,自己要有一个可以驱使自己去努力的目标,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这样,也没有时间去在意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个习惯可能也会消失。甚至,当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当时怎么会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在意那些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觉得可笑。
一是自己很看重社会上对成功的定义和约定俗成的规则,自己不知不觉被影响到里面了。二是自己对所作决定的领域缺少一定的经验,不自信或者调查、数据不够多,不容易说服别人。三是从小形成的选择困难症,都觉得好,自己难下决定。解决的办法,主要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尊重自己内心,说服别人的时候多做调查,有更多的数据和案例说明。对自己的小孩,从小培养TA做自己做决定,而不是让大人代劳。
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道理都懂,我有个简单的方法,和自己反复说:我值得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不怕任何人和事!第一句是让自己有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第二句话是克服胆小和懦弱。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时刻提醒自己减少内耗。当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不一致时,自我评价始终高于外界评价,始终相信自己,不用去理睬外界不好的评价,就能保持内心的强大和低内耗。
过于在意别人想法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别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即不能够控制别人的想法。注意是控制,不是妥协。无论对方赞我还是骂我,都在我预期之内,而且进一步就是对方是怎么想的是由我把控,主动权是永远掌握在我手里的。不要怕得罪人,有些人永远不会认同你永远不会站在你这边,但你要想的是如何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