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湖南邵阳,祭祖是一年中等头大事。往年,还未进七月,奶奶就早早开始准备。平常舍不得吃的鸡、鱼,肉,洗刷好了放在阴凉处;香,是祭拜祖宗时最重要的东西,她老人家会颠颠着小脚,到二十里外的转角丘去买;禾木山的酿,转角丘的香,在我们那一带远近闻名;天近黄昏,每家每户就掌了灯,早早的把家人叫回来,平常一家之主的爷爷,此时却不敢再反驳奶奶一句,其他大人更是忐忐忑忑,在奶奶吩咐下来回的忙开。我和弟弟妹妹早被叮嘱,晚上千万不能出门。讲究一些的人家,还要去南岳衡山朝拜,因为奶奶腿脚不便,她没去过,自然我也没有,成为心中一直的遗憾。
小时候隐约记得奶奶说,这其中有节日招来的是祖先吃桌好菜保佑后人,有节日是贿赂野鬼祈求好运的。和老妈聊起这些事情,说到地方习俗不同。我说好多地方清明都要去扫墓,而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扫过墓,不同的是一年能有三次祭祖过节。老妈说,这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不孝!扫墓是全家出动,甚至要从异地赶回,来为了给先人扫墓,而我们只不过是在家里点点蜡烛,烧烧纸钱,祭祀的那点菜,还不是为了自己吃,不过也正是因此,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过节,因为可以有好菜吃。
今天朋友和我说,今天是中元节,也就是家里的“鬼节”,宰鸭杀鸡、烧香敬酒,晚饭都吃得比平时早。一到鬼节,我们那里就会喜欢吃鸭肉。提起过节,家里的大人就会早早去圩里买肉买香烛鞭炮,中午拜天敬神,晚上祭祖敬神,辛苦的农活可以在今天稍微放松休息一下,只属于节日,只属于缅怀,只属于亲戚间互通电话聊聊家常。
我们这里在我小时候时,七月十四我们是不能晾衣服在外面的,听老人的说法是:我们阳间晾了一年的衣服了,所以在这天要让给阴间的“人”晒一天,后来就没有这个说法了,因为家家户户都建有楼房,有阳台晒衣服了,以前是晒在楼顶或许院子里还有这天不能到山上去,否则会把它们晒的衣物给踩坏了
在蒙山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气是个很严肃的大节气,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杀鸭,做手背糍,用鸭子,手背糍等对天拜祭孤魂野鬼,烧香纸烛,还要到河边拜祭水鬼,放用竹扎纸糊的鬼船,最后才拜祭自家祖宗。
我们这农村鬼节,基本就是去地里给死去的人上坟烧纸,在我们外地的人,就到十字路口画个圈在圈里面烧纸,因为说画个圈这是有主的。没到鬼节都不敢出去的,早早就把门给关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