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自己的人毕业之后工资远高于自己,应该怎样调整心态?
我身边的朋友就是个例子,他名牌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发现同批进入的男生都是三本人员,很委屈,咨询我怎么调整?
很喜欢申晨在《职来职往》里说过的一句话,我想在这里送给你。“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财力代表现在的努力,学习能力代表将来的成就。”
也许从名牌大学毕业的你很有优越感,你为自己的学校骄傲,为自己有过这段求学经历而自豪,但从毕业的那一刻起,请你抛下这身包袱。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就优待你,也不会因为别人是三本学校毕业的就忽视他。
在考公务员这件事情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靠实力说话,谁的分数高就录取谁。我想除了高考之外应该没有比考公务员更公平的事情了。也许你会说考公务员有黑幕,但我想告诉你的事,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公开透明了,走后门的概率不大。
另外你说的在招考中的性别差异导致比你差很多的异性也能录取。其实在我们所有的大型考试中,也就只有高考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工作本身就男女有别,需要的男女比例不同。这其实在报考的时候你就是知道的,你如果觉得不能接受,你完全可以选择不考。就像进入企业里上班一样,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滚蛋。委屈是一种最该被丢弃的情绪。
在职场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比其他人优秀,那么你就证明自己的出色,化委屈为动力,让自己早日进阶。我们不能改变此刻的环境,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你们的起跑线和终点都不是一场考试能决定的。
我是汤帅,知名PPT定制设计师,职场技能优秀回答者,学点新鲜有趣的职场技能,关注我准没错。
如果他真的各个方面都不如我,那为什么工资远高过自己。如果这个世界是非常公平的,那么将每个人打分:你分值150,他分值120。但是你的工作只能使你发挥出100分的实力,你拿到的也只是100分的报酬;他的工作可以使他发挥120分的实力,拿到的也是120分的报酬。所以他比你工资多。换个角度想,这个世界是绝对公平的,他家族的努力得到的分数都可以换成系数加持到他的身上。可能你的实力是150分,但是系数是1,总分150;他分值80分,系数是10,总分800。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有些人就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或者半分耕耘二十分收获。可这些田也都是人家家族几十年来辛苦耕熟的。
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人就是天生智商高,投入更少的时间,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做的更好,相信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曾有过这样的人。而已有的社会资源更是如此,各种二代,其实挺正常的。他们的父辈,当年一样经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现在就是有优势,只要不是作奸犯科,没有任何问题。在我周围的朋友中,很多二代朋友有很好的资源,同时自己也非常努力。是的,人家底子厚、又聪明、又勤奋,跑的当然也不会慢。上周如果你能够奋斗成为一代,将来你的孩子,同样也会有这种优势。缺少某方面的资源也并没什么,总有其他方面能补的上的,例如更勤奋,例如更加积极的学习。
每个阶段你都是在往前跑,这个阶段的你和下个阶段的你,每一段你都有机会超越,也有机会被超越。小学你学习如何?中学你学习如何?大学你学习如何?毕业后工作如何?永远不要气馁,弯道超车是很正常的事。勤奋程度、周围环境、机遇等等,都能影响到你。所谓逆袭,在我们身边太普遍了。学习成绩不如你的、学校不如你的,却有了更好的发展,这是因为人家在这个阶段跑的更好。而对于你,也没什么,路还长。读书的时候,我们的眼光只在XY轴的平面上,只在划定的范围内人潮汹涌的向前跑,规则简单明确,所谓比你强或者你比弱,都只在我们眼前看到的那些。而离开校园后,规则不再简单了,Z轴的作用显露出来。你会突然发现,大家走的道路根本都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每个平面的规则都不一样。大家根本就不是在一个赛道上。真正要增强的是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复合的,专业技能(不一定是本专业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等,要避免只把眼光放到成绩上。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除了在大学体制内有用外(例如保研、出国等等),在校园之外作用没那么大。象牙塔之外,哪里有那么多按部就班?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Z轴,无论是行业或者职业,有人如鱼得水,有人不适应。很多人在以前的平面上,潜力没有被释放出来,而到了新的平面上,才真正开始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真实世界,这很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