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人间失格,是因为听名字很炫酷,当时是初中吧。碰巧在书店看到了书,翻了两三页,从各方面,文笔,逻辑,思维,剧情,讲故事的语气和方式,从各方面感觉到“不好看”。放弃了。还在想这名字是什么东西。第二次看人间失格,是大二。大学两年过得,挺不顺的。然后看到了那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在想拥有怎样的经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然后又找到了人间失格。两天看完了。看完后躺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前面有些答主的回答,真的感同身受。我给一个经常互相分享生活的从未谋面的网友发了一句“我刚读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真的,很想把这句话说出来。对这本书,没办法有任何多的评价。像是走过了一整个人生。努力回想书的内容,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觉得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如果有人问我人间失格怎么评价,我只能说,自己去看吧,我已经完全忘了,只记得想哭。
叶藏眼中的世界与自己想象的世界格格不入,他也努力的去接受去热爱,但越使劲越适得其反,每次扮小丑取得的成功越大,越是孤独。他靠每次获得的“成功”来装饰空虚的生命,先是搞笑,再是画画,再是女人,毒品。最后才发现,孤独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根植于生命里的死结,人世间没有解药,因此终结生命,死结也就随之而去了。
在人间,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我”是没有资格存在于世的。“我”是一个性格懦弱,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连爱的能力都没有的人,所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多少人生命孤独处的真实写照,人性本来就复杂,是人间鼓舞我们去恶存善,大多数人做到了,但容许有的人实在无能为力,格格不入。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和理解呢。我想说,生而为人尽力竭力就可,如若无能去爱,尽量少点伤害。
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天使,所以他不算天使,我理解他的情绪,但我无法认同,因为我也这样,知道不能放弃,但我还是懒得负责,我唾弃我自己,因为我觉得我根本没有感情,但是我却每天都在想感情的事,如果你看叶藏对别人做的事情你就知道他并不好,他是真的没有责任,他不断的邂逅女人又不断地放弃不断的和下一个人好,他是一个非常抑郁的人,他的激情只有一瞬间,他一直都在不断的后悔,自责,伤害着自己又辜负着别人,反过来又不断地自责 ,其实他的人生就是不断地放弃的一生,他的魅力是别人会看到他内心的善良,说到底其实是别人愿意对他做的事给予修饰,但抛却他的魅力,他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可耻,他完全就是一个靠着魅力活着的废物,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扛起过责任,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的软弱,他其实只是一个可以把内心用魅力散发出来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是其他情感障碍患者不是吗
我每次有太多的话在心里,可当要把它们以文本的形式提出来时我却什么也写不出来。人间失格与我而言,就像是认识了叶藏这个人一样,听他讲完了他的故事。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也是无数次的来看关于这本书的答案;今晚我来写这篇答案,是在国庆节的今天,我坐在成都东站出站的楼梯口,望着无数匆忙的人,我却不能给其中的一个人讲我的事情。可是今晚上我真的好想说话,好想好想的,谢谢你知乎也谢谢你题主。叶藏是一个孤独的人,我不想去解读他什么,就是希望叶藏知道。他活在书里面,可是书外却有着跟他类似的很多人。希望太宰治知道。即便是7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有跟他一样心境的人坐在任何一个角落。大家从来都不是孤单的。
人间失格的写作风格不迎合世人,特立独行。很多书友在说人间失格毒害青年,其实没有类似的经历可能不理解作者太宰治。 太宰治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读者看,不理解的人看完合上书就好了,每一本作品都有存在的意义,不用过分苛责。 我看完人间失格,我流泪了,心里有共鸣,我读出主人公叶藏的无力感。我的童年和叶藏相似,不理解同龄人或因畏惧而卖笑。但我珍惜当下,爱自己和他人。所以没步入叶藏的后尘。 有很多作品不需要从中学到东西,增长见识就足够了。个人意见大家分享。 谢谢你能看完,祝你生活甜蜜幸福。
日本是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也许和高速发展的经济有关,读日本作家的小说,会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压抑,仿佛那里面的人物来自另一个颓废的世界,但就是这样,也会吸引人去观望这样一个世界,最后发现,有许多共鸣的感觉。太宰治,川端康成,村上春树,乃至如今的畅销书作家东野圭吾,他们的文字里都渗透着一种人性最见不得人的属性,虚无,冷漠,无所谓,孤独,变态……总之,你或许会感觉不那么舒服,但是更令你难过的是那种绝望与颓废带给你的熟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