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可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是舍得给父母花钱,我们常常把这些人称作孝子或孝女。还有一种人特别舍得给自己花钱,我们常常认为这样的人想得明白,不委屈自己,不枉费过这一生。我其实是一个特别不舍得花钱的人。因为父母学历不高,从小看着他们赚钱不容易,也就自然而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回想一下,我的人生可能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旅行上,而且旅行也是我和爸爸共同参与的活动。很难说是单独给他花钱,还是给我自己花钱。对于我们来说,旅行更像是一个健康投资。通过旅行治好了爸爸的病,身心也更健康。如果之前没有把钱放在旅行上,可能我们已经把钱放在医院,给他买药看病了。怎么说呢,父母含辛茹苦地养了我们半辈子,他们下半辈子的人生也和我们紧密地挂钩在一起。怎么花钱,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是我们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全天下的儿女都会说:都舍得花。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回答问题的儿女都会说:舍得给老人花。实话实说,虽然同是花钱,心情却是不同的。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如果自己花钱买了物品,没能给父母买。就好象做了什么亏心事,无脸面见父母。觉得有愧于父母。相反,如果自己什么也不买,专给父母买,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不管是人前人后,还是在父母的责备声中,心里都是美滋滋的。是呀,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不要求儿女给多少钱,买什么贵重物品。他们要的就是存在感。要的就是被重视的感觉,如果一家人都有礼物,父母却没有。父母就会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东西不在多少,礼品不在轻重。只要有老人的,老人就会开心。孝心就是让老人开心。孝心就是让老人开心地安度晚年。
我认为,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为父母花钱。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就把第一年的工资寄给了父母,仅仅为自己留下一点生活费。父母为我上学花了不少钱,也借了不少钱。为了让我能读完大学,父母省吃俭用,生活极为艰苦。我挣到钱后理所应当地交给父母,让父母尽快地还完借款,再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做儿女的,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到父母。因为父母要比自己过得更艰难。当然,条件好了,除了孝敬父母和接济较为困难的亲属外,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了,买房、买车、出国旅游都是可以的,只要不铺张、不浪费,量力而行就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人生追求的一部分。
我是即舍得给父母花钱,也舍得给自己花钱。因为父母将自己的大半辈子心血全都投资在我身上,我如果再不知恩图报就太狠心了。而且我从小身体不好,父母为我操碎了心。现在自己长大了,能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了,我就要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实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父母养自己是应该的,花他们的钱没必要还,这样的年轻人很多。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思想是自私的,我从来没有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的想法,我觉得一分一厘都是父母对我的爱和寄托。我必须双倍奉还。所以就算我的收入有限,我也会让父母吃饱,自己怎样都可以。
我认为,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为父母花钱。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就把第一年的工资寄给了父母,仅仅为自己留下一点生活费。父母为我上学花了不少钱,也借了不少钱。为了让我能读完大学,父母省吃俭用,生活极为艰苦。我挣到钱后理所应当地交给父母,让父母尽快地还完借款,再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做儿女的,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到父母。
我都舍得,经常跟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说:努力、努力、再努力。自己这辈子做不成富二代,怎么地也要想办法让孩子过上富二代。自己辛苦工作,努力付出,就是要改变家庭的生活质量,当然也包括父母的生活。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之后,就更深知父母的不容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肯定会好好孝敬一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