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考上大学仅仅是开始。而无论考的怎么样,大学都是新的起点。
1
在网上写作有一段时间了,正是得益于网络,让我足不出户竟能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互相加了微信,有意无意间聊上几句。因为彼此多是大学生的缘故,自然而然就会聊到在哪上学的问题。当他们得知我所在的大学而且是本校保研后,往往会发出赞叹与羡慕,觉得我一定有多么多么牛。对于这些赞美,我每次都是大同小异的回复:“没什么,然并卵。”这并非谦虚或自视清高,确实是肺腑之言。
虽然,以当下的各种排名和头衔而言,我所在的学校确实称得上是国内一流了,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北京排名前三,全国排名前十……但是在我看来,学校的荣耀丝毫不值得夸耀。
毕竟,我们考取了什么样的大学,折射出的只是自己高考时的水平,并不能因此就证明了自己其他能力的高低,也并非意味着就此奠定以后的发展。大学,更应该作为一段征程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高中手把手,大学自己走
2
还记得刚入学时第一次班会,大家要自我介绍。有些同学三句不离一个主题,那就是自己考了全市全省前多少名,但还属于发挥失常,与最高学府失之交臂,才会来到我们学校,话语中流露出一丝骄傲和嫌弃。不过嘴上这样说,大多数人心里还是为能来这个学校而感到高兴与激动。
这种激动之情仅仅持续了不长的时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彼时的新鲜感和自豪感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同学们不再提及往日的辉煌了,也不再觉得有多么值得骄傲。大家逐渐发现,学校就像是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我们即便拿在手里,依旧于事无补,闯荡江湖还得靠自身的综合能力。
其实,从迈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无论自己先前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一切都归为了零,都是全新的开始。对于过去自怨自艾,无异于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我们要做而且能做的,只有收拾行装,重新上路。
“高中手把手,大学自己走”,这是我对高中与大学差异的总结,大学阶段,没有了老师“牛虻”般的叮咛,也少了朋友间的互相扶持与鼓励,更多的要以自学为主,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独自前行,因为,你要去追求的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大学决定起点,自己决定上限
3
一朋友考北大的研究生失利,非常郁闷,打电话找我求安慰,还说他已经决定来年要继续考北大。我劝他可以选一个差不多的大学读,没必要非去那里啊,他突然郑重其事的对我说:“上个好大学,起点就高,得到的机会也就更多。”
这话不假,你处在不同的台阶上,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得到的体验也不尽一致。就我们学校来说,确实有较多的“福利”,比如有些五百强会有招聘专场,会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对外交流学习的名额和对口学校也更多。然而,这些机会,只能算是起点而已。
大学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起点,但是,人的上限却把握在自己手中。纵然机会再多,只有自己争取到了,才能真正算是个机会,即便学校机会更多,福利更好,倘若不去争取,也是徒劳。
无论我们暂居于哪里,是世俗所论的精英或平凡之人,都要去把握住那些生命中稍纵即逝的机会,不要让出身限制了发展。如果学校没有更好的资源,那就走出去,去遍寻伯乐;如果受限于学校出身,那就提升自己的真才实干,取长补短。纵然是千里马,也得奔跑起来才能为世人所知,更何况我们很多人还比不得千里马呢。
安逸是杀身之祸
4
大学的差异,对有些人来说,只是堕落的地点不同而已,即使名校,这样的也大有人在。
每年,学校都有不少的人会被延期毕业,有的是因为身体、交流等不可抗因素,有的则纯粹是因为挂科太多,成绩差的令人发指,最终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今年班上就有两名同学不幸被延毕了。二人半斤八两,一个挂掉十几门课,另一个也不遑多让,挂了八九门课。前者不太了解,但后者就是我对门宿舍的,他的一步步堕落,我也算是见证者。他每天的状态就是,不修边幅,一身睡衣,窝在床上打游戏,下楼拿外卖是少有的能走出宿舍楼的活动,平时上课更难得露面,落此结局实属意料之中。曾经的高考全市前几名,如今沦落的连毕业都成了问题,可悲可叹。
安逸是杀身之祸,这话一点都不假。
考研前夕,总会看到网上有报道考研大校,那些众所周知的考研圣地,考上名校的大有人在,学生从迈入校门那一刻就笃定了要好好准备考研;相比而言,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似乎以为高考成功就万事大吉,却被这“温柔乡”磨没了锐气,丧失了那股奋斗的冲劲,考研只考了个二本。
显然,这些人把考取一个好大学当做了人生高峰,那他以后走的,一定是下坡路了。满招损,谦受益,心态有时比环境更重要,我们若想不负青春,不负自己,就要荣辱不惊,笑的早不算胜利,笑到最后才是成功。
做一流的自己,与环境无关
5
后台有读者私信我说,自己在二本大学,即将考研却很迷茫,明明感觉很努力,却仍旧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很怕会失败。
我回复道:那只能说明你目前努力的还不够。努力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如果你觉得你运气不好,那或许是你还未足够努力。
詹姆斯·沃特金斯说过,河流可以切碎岩石,并非因其力大无穷,乃是因为坚持不懈。我一直坚信,量变肯定会引起质变,量积累的多了,总会在某一天,或许正是在不经意间,完成蜕变。
目前的处境或好或坏,都是暂时的,正如所罗门王戒指上的那行字,一切都会过去。故而,想要改变当前境遇也好,还是保持先有成就也好,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请记住,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一流大学或是二流大学, 始终都要做一流的自己!
考上好大学,人生就成功了?
先不说每个人成功的标准不一样,单就这句来说,就可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考上好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一定会成功。
考上好大学,这能说明你之前的学业很成功,说明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学生。至于以后会不会成功,还得看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学霸式人生的成功或许是:继续深造,成功专业人才,搞科研等。
小资式人生的成功或许是: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家庭和睦幸福。
企业家式人生的成功或许是:有自己的事业,公司越做越大,蒸蒸日上。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功标准,每个人只要努力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并不是说考上好大学,人生就人和保险锁,一定能走向成功。
关于学霸给学渣打工的段子比比皆是,虽然很多是杜撰的,但这样的例子确实有,所以说,考上好大学,还必须努力打拼才行,谁不努力都会被打脸。
考上好大学还需要做些什么?
1、学好基础和专业课,选修课看兴趣。
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日后工作的根基,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能给你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锦上添花。选修课看兴趣,但是也很重要,有时候选修课学好了,很多时候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2、培养个人能力。
在学校多参加一些可以锻炼个人能力的活动,在学校允许失败,到了社会上,工作了,没人会同情你,也没有人会再给你机会。
3、多进行社会实践。
有机会,多出去进行社会实践,这会是你以后工作中的巨大财富。
考上好大学不等于就成功了,你还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首先,我个人觉得,好大学真的很!重!要!
它决定了你在四年的时光里结识什么人,听什么样的课,最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举个例子,比如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看你的出身,看你的本科和研究生学校。包括我在实习等过程中所发现的,大家对待清华的学生和普通大学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差别,清华太好了,我也想去,但是考不上。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好大学都太重要了。当然,也有个例。
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好大学,甚至我已经大四了,我依旧不明白怎样算好大学。更多的,还是要想想你想成为什么人,你想怎么活着,你希望走什么道路。
下面举几个例子:
(1)我的高中同学,高考后去了不如我的一所学校,但是到了那里成绩特别优秀,保研去了北大。相反我还在准备着考研,并且觉得水平有限打算报考本校。
(2)我的朋友,本科和楼主差不多属于普通一本,之后发愤图强考研,考上了某211名校,也拿到了世界500强的实习offer。
(3)我的学弟,去年高考上了我们学校,了解了专业发现特别不喜欢,军训结束之后去复读了,一年之后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以上三个例子,目前来看结果都是好的,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结果都还不错,所以只要你有信念,下定决心勇敢去做,人还是有很多可能的。
我非常理解你家人的想法,他们希望你可以好,你现在有一个还不错的安稳的现状,他们觉得足够可以接受。就像我的父母觉得“某某央企”是最好的,可是我却一意孤行选择考研,之后想努力进合资外资企业。父母的话当然要听,但是,你也算是个成年人了,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请你自己想好再做决定。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信念,总有努力去达到的途径,复读是一条路,读研去一所名牌大学,也是一条路。另外,一个人的成长也不完全由学校决定,我也更希望你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有竞争力的优秀的人。自身优秀,到哪里都会发光。
当你现在觉得槽糕到熬不过去的事情,过些年想来也没什么。没必要因为得到或者失去什么大喜大悲,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等待你的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不要怕,迟暮的时候不后悔,人生就会很幸福。”共勉。
考上好的大学,人生不一定成功,我认为那是你过去寒窗苦读十年的人生的成功,是你过去人生的成功。考上好大学只是过去的一个结果并非代表你的以后一定会成功。
很多人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上好的大学如国家211重点大学就意味着一定会有好的人生和未来,却没有考虑过考上好的大学后然后会怎样。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大学生是否禁得住诱惑也是两说。上大学以前学生的世界很单纯只需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老师在你的身后鞭策你什么都为你想好但上大学就不一样了。上大学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生活自理,这件事都做不到何谈学习?
上到大学以后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的一个重大考验。很多大学生上到大学后都会参加社团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放在社团上社团一有什么活动就会废寝忘餐的出方案做计划书等。而学习却只是应付了事。
考上好的大学人生不一定成功,人际关系是一个考验。上大学以后面对舍友大学四年的宿舍关系和同班同学的关系都是大学生会面对到的。宿舍关系是否处理好关系到你大学生活是否愉快。上大学后无论是宿舍还是班级里面都会有拉邦结派的现象有自己的小团体,有小团体自然就会有被孤立的。你是否有心理准备做好独行侠耐得住寂寞。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会让你陷入焦虑,严重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如最早的马加爵事件和上海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这些案例中的学生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就真的成功了吗?我认为有句话说的很对“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如何做人这就是大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要注意的。
好的大学不一定等同于成功的人生。好的大学只是成功的敲门砖,能不能打开看的是你的综合实力。有很多大学生上大学以后就像脱缰的马,未上大学前自己的生活都有老师家长规划好,上大学就不会这样了就好像吃饭的问题都要你决定不会有人帮你做决定,上大学后你的生活就是由你来规划。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舞厅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
综合以上的理由,我认为考上好大学≠成功的人生。
考上好的大学,只能说是通往成功的一个小步,但不是到达成功的一步。
成功的定义是针对个人而言的,有人觉得像马云那样就是成功,也有人觉得像张国荣哥哥一样让人一生纪念就是成功。但是,这些成功毕竟是别人的人生,人生是无法复制的。
如果,你很幸运地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那我只能恭喜你,你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而这个环境是为你在大学的学习而铺就的,而不是给你提供了一个享受的基础。
中国和国外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国外学生的大学生活是非常忙碌和紧张的,他们会有不同的课题和论文要完成,而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是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被释放的群体,上了大学,他们要自由了,要享受了。殊不知,大学正是学习的关键时刻。
其实,考上好大学不一定就能成就一生,坏的大学也不一定一生无为。
我们就以马云为例,他所在的大学其实并不是顶尖的,只是普通的本科院校。他从小就不是乖乖生,学习成绩不好经历过数次高考,在这里我不是想讲关于马云的传奇人生,而是想说,一个会成功的人的一些起码的特征:好奇心和突破性。
首先,马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对英语很感兴趣,他对新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所以他的大学读了英语专业,成为了英语老师。其次,在马云当英语老师期间,他不是很封闭地只是教学,它还当翻译和举办一些英语有关的活动。到最后,他甚至没有沉浸在当老师的光环里,他摆卖东西做起了生意。经历了漫长的时光,才有了今天的阿里。
如果你没有马云的头脑和卓越的远见,那没有关系。但是,在大学里你起码要去思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还有想要什么生活。如果连这个答案都没有,那就好好沉浸在大学梦里吧。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平凡,平凡得比比皆是。而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居多。
社会职场很现实的一点就是你有什么能力,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至于学历只是一个参考。人生路还长着呢。
也不完全是。
考上好大学,如果你真是从心里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就容易太过抬高了自己,最后定位错误,不脚踏实地,更加容易不成功。
先发个学校新主楼美图镇楼吧。
北京难得的晴天。我网上找的图。哈哈
算是亲身体会过普通学校和相对比较好的学校的差异吧,所以谈一下体会。
在本科的时候,有时候想过,是不是如果去了一个好的学校,人生就是成功了。其他答案也说了,我高考失利,所以最初的一年真的是经常想这个问题。最初的时候刚到学校觉得各种不开心。那个时候基本上魔怔了一样在想,其他学校教学是什么样子的,其他学校的人是不是上课的时候更加认真,是不是那个学校的图书馆书更多?更有学术氛围?
后来因为遇到的人太好了,寝室都很开心,学习也还挺顺利的,就也逐渐的不想那个问题了。
后来就是俗气的情节,考研啊。完成当初的遗憾,想把那个时候没有去的遗憾补上。不想自己最后不是一个985毕业生。就默默的耕耘了一年。能力不行,但是运气比较好。最后结果算是好的。
最初刚到北京读研的时候,觉得那么多年的愿望算是实现了,还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就对未来会有很多的想象。
其实现实就是,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确实是一个打标签的世界,大家在了解你之前,通过各种标签对你进行度量。在有了这些度量之后,才会对你这个人进行了解。好的学校可能比较好的就是会在别人通过标签度量你的时候,给你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但是不好的是,这样对你的要求也会相对比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预期,失望来的太快,还不如最开始就没有希望。
所以好与不好,还是看你自己。
总之就是,不要辜负了自己,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别辜负了自己的学校,别因为自己毁了学校的名声。多好好努力,大家没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