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心理安全感,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举个例子也许更为直观。你走在一条夜路上,后面一个人一直跟随着你,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路上只有你们两个,恐惧心理可能会更加强烈,因为缺乏两个要素,一个是你不确定后面的人到底要干嘛,另一种则是如果他是坏人,你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于是,潜意识当中确定性和可控感就消失了。这两点,是关于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和构成。
没有安全感是来自早年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母婴依恋关系的问题。我们把幼时的不良体验和经验带到了现在。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就要死了,世界是不安全的。——这样的体验到成年后就成了别人不爱我我就要死了,世界是不安全的。怎么做?——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安全基地,让自己成长,不再停滞在幼年。唯有成长和爱自己,可以让自己活得安全。
拥有安全感就是感觉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不会受到干扰和威胁,安全感是一种信念,它会变化,就是说你可能在一个时期有安全感,在另一个时期没有安全感,它的主要表现是相信,即对自己存在的世界的信任感,无论你的遭遇和所处环境是好是坏,只要你信任这个世界(包括你自己),你便有了安全感,反之则无。
每个人的想法和认知各有不同,能让他有安全感的认知力就有所不同。有人会认为,有个人能依靠,随时随地能给予他帮助,他就会觉得有安全感;也有人认为,有花不完的钱就觉得有安全感。工作稳定是安全感、家庭和睦是安全感、权力在握是安全感、财务自由是安全感......一切让自己安心的感觉。
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开始共同参与到我们安全感的建设当中。父亲角色的确实或者不利影响,会让一个人更多缺乏对于环境的心理安全感,例如:莫名的害怕事故,害怕鬼怪等,也有可能造成自我认知缺乏安全感,如自卑心理等。
很多人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没有将事业和家庭平衡好,没有将家庭经营好,前一段时间宝宝离婚一事非常轰动,我觉得在离婚这件事情上,谁都没有赢家。事业上再大的成功都不算是真正的成功,只有能将家庭经营好,将孩子教育好的人,才是最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