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身边任何人我都是很友善,很随和的态度,但却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伴同行。首先说明并不是我的态度的原因,也不是对方的问题,有时能遇上一个跟自己聊得来,有共同话题,且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的同伴的话,自然而然会走得近一点,但如果是遇到一个任何一方面有距离的同伴的话,我都会自动的去疏远,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我自我感觉两个人相处长不了,总会有不同的分歧存在从而产生一定的矛盾,所以,表面上仍然会待人友善亲切,实则内心保持距离。这也是我不能有很多知心同伴伴随左右的原因。
我也算是这类人,说说我内心的想法,待人友善,是出于一种礼貌,一种尊重,我从小就被教育要与人为善,相互体谅,尽管有时候会有些小摩擦,但是我还是尽量的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其实,更多的是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忍一忍笑一笑就过去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争吵,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事情,否则我是不会据理力争去辩论,或者是跟别人深入探讨的,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说多了,说到人家不喜欢的地方,说不定人家会往心里去,带来这种矛盾就没必要了。
其实友善跟独来独往并不矛盾,独来独往只是一个人做事或者生活的习惯,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孤僻的,也许他是一个内向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很友善,因为受教育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让他成为一个不粗鲁的人,良好的习惯趋势使他不能对别人无动于衷,但他性格内向,喜欢独处,不喜欢太多与人相处,不喜欢太多的社交,因为对内向的人来说,渴望独处不仅是一种偏爱,它还影响着健康和情绪,内向的人因为社会压力和交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需要时间来独自恢复。
无法改变他人,只能选择独善其身,人是群居的生物,从社交属性方面来说,还是渴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但当你的真心总是碰到敷衍,当你的好心总是遭遇曲解,当你的行为总是与他人格格不入时,再热烈的心也会冷却,再好的修养都无法修补你内心的伤,所以这一类人往往宁愿选择独来独往,也不愿再轻易抛出自己的真心,用距离竖起一道保护自己的盔甲,这属于不想让自己再受伤的无奈之举。
我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融入人群中,因为当大家混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说话又显得我不合群,说话又不敢大声说话,放下手机不知所措,手应该放在哪里,脚应该放在哪里,看哪里,一切一切的困扰使我不得安心,于是我喜欢了独来独往,独来独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自己,独来独往很轻松,完全不用管理人际关系。
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我原来在一个小地方工作,后来放弃较好的职位,到北京来闯荡。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打开房门就是繁华世界,关上房门就是岁月静好。这是我感到最舒服的心理状态。有朋友来,我很高兴很热情;没有朋友来,我更享受那份寂寞孤独。这种寂寞孤独,正好用读书写作来充实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