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就读的大学里,我认为我也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当然比起那些285、911等重点大学,甚至国外的哈弗、剑桥大学而言,可能我的勤奋根本就算上什么。比起他们,我充其量也就算混个合格的日子。
勤奋与不勤奋的界限我认为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其关键在于你的冲劲有没有用对地方。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勤奋,应该要由以下几点决定:
①你是否用对了方法;方法是一切事情的手段,也是你是否能取得预想中结果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用对了方法,在他成长的路上一定会少了很多障碍;反之,即使你日夜劳累奔波也许也不会取得成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记得我们专业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就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她们班上的一个同学,我暂且称为小A。他平常上课时不算是认真听讲的学生,但每次在电脑实操课上就会发现,老师讲的内容他只要稍微集中一点注意力就能听懂,而且完成之后又开始做起自己的事情。而当考试时,出乎意料的是他拿了全班第一,甚至超过了班上第二名很多成绩。不要看他平常马马虎虎,但要知道他课下早就已经把课本看了一遍,而且在看的过程中,甚至已经做好了笔记。而在课上,也许他就认真听懂了不懂得那部分,最后便获得更好的成绩。
②你是否对自己负责任了;何为负责?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承诺的事情,最后是否真的做到了。很多人,总会在考试失败时就说:我下次一定会好好努力、从明天起我就要好好奋斗、我要每天背多少多少单词……简单地说一句承诺,谁都会,也很容易,但是说了就要做;否则,说太多都是假话,最终只会成了安慰自己的一个借口,你只会面临下一次考试再次失败。
真正可行的是,切切实实的罗列一个周祥的计划出来,而计划不能太过激进也不能太过简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若按时完成了,适当给予自己小奖励,反之,及时调整计划,随机应变。
③认清楚你是否是一名伪勤奋者。何为伪勤奋?这就跟我上面说的两点有一定的关系,问问自己,你是不是每天都看似很忙碌,从早到晚都是做事情,却从来都没想过自己的方法究竟恰不恰当,自己究竟是否安排了一大堆不切实际的计划。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话,那么你就要停下来了,想想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之后再行动,唯有这样,你才能改变自身的现状。
差别好大,没脸说了。不过这个仅限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估计还是能比得过的。
记得当时隔壁宿舍有个学霸,超级大学霸的那种,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能听到她穿着高跟鞋噼里啪啦的走出楼道的声音,这个声音真的陪伴了我四年,而我竟然无动于衷。依旧到日上三竿才起。
上课的时候学霸早早的到了教室坐了第一排,我是和室友偷偷摸摸的从后门进来然后坐到最后一排,不小心被老师看到了,骂几句。
记笔记的时候,我是直接拿个手机拍下来,笔记什么的回去慢慢看照片就行了,那个学霸是写的飞快又工整。
教实验报告的时候,我就一张纸,简单的写了我自己都看不懂的步骤,学霸是写了整整两张纸,里面的专业术语我看都看不懂。
考试前夕,说好大家一起通宵,学霸依旧稳稳当当的早出晚归泡图书馆,我则是在图书馆呆了一会就觉得困,得,先回去睡一觉吧,睡到下午起来随便背点,到晚上又困了,再睡吧,睡到天亮,临时抱佛脚再看一会儿。
学霸在图书馆和教室的时间几乎等于我吃喝玩乐的时间了,简直是正面反面,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学习上的。我还得比点生活上的,毕竟这方面正常人都能分分钟秒杀学霸。
有一次隔壁宿舍买了一个公共的折叠桌子,要组装的那种,学霸看着拧螺丝的工具无从下手,按她的说法是自己没见过。而我买了一台跑步机,回来一个人看着说明书装了两个小时就装好了。
别的也不说了,总是她是个生活白痴,而我是个女汉子。
不过其实我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勤奋的人,因为这姑娘毕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她说她大一想做的事现在都做到了。真的很好。
我见过最勤劳的人啊,是个特别温柔低调的女孩子,笑起来也是特别腼腆,别人拜托她的事只要她做得到的都会去做,可能在别人眼里她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一个人,可我却把她记得特别牢。
说起来差别啊,不是她跟我有多大的差别,应该是我跟她有多大的差距。以前总认为中学嘛我们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疯狂,所以没有特别勤奋努力的在学习,篮球、健身、娱乐等各方面都有涉猎,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都是半吊子。虽说她也会来跟我们一起要个排球篮球啥的,可到了关键时期比如要考试了啊、有测试的时候啊,每次见她她都在埋头学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有不睡午觉的习惯了,其他人都会学习完了睡一会儿,而我呢,不是在看小说看杂志就是在玩手机(学校不允许,偷偷带的咯)。每次看到她们努力的学习,写作业刷习题什么的,然后我就会自责一下,再继续自责地看小说杂志玩手机。
甚至在晚上熄灯以后,除非是老师晚自习下课留的作业明早交的这种,我是坚决不会勤奋地去打灯学习的,当然偶尔睡不着就看看小说啥的•ᴗ• ,让我那么勤奋地熬夜学习,臣妾做不到啊。
后来一起高考,我考到云南,她选择了复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论是离开中学还是就在中学都有自己的道理,个人感觉应该是她的学习方法有点问题吧。不过不说啦,反正她也已经进入大学,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只说一句加油,希望你永远是那个勤奋的女孩子。
看到题目就觉得要讲我和舍友的故事啦。
在遇见舍友以前,我觉得我算是一个勤奋的人了,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可以从早学到晚,课间背概念,认真起来确实挺认真的,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是那种忙完这一段,完成了考试或者考证之类的,就开始放松了,每天熬夜晚睡晚起,天天看剧。但是舍友不一样。
舍友是重庆女娃,小小的看起来,每次和她走在一起,就像是带着小娃出来。但是她真的很勤奋,很有意志力。在她开始减肥后,每天晚上都能坚持跑楼梯,来回8次,一楼到六楼。准时十点左右上床,做一些运动,蹬自行车,搭腿等等,然后绝对会在11点前睡觉。早上六点就醒来了,去操场跑步,回来后吃早饭,然后去图书馆学习。没有课或考试的时候,就去看书,所以她成绩好真的是理所当然的。
冬天的那段时间,我们在忙着考专业的证书。每天跑去实验室学习,但是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聊天,玩,发现一群熟悉的人真的不能再一起学习。然后她呢,就会自己一个人去图书馆,从早到晚,真的是早出晚归。真的是一天像是见不到她这个人。我们虽然说也在学习,但都做不到他那么认真努力,从早学到晚,就中午出去吃个饭。果然,最后成绩出来的时候,她毋庸置疑的成为了成绩最高的。
整个大学,她该玩的也玩了,该参加的比赛也参加了,但是学习也同样也没落下。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所以说,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你不够努力,不够勤奋。
差别太大了,起码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赶上她的!
上大学的室友,那才是真学霸,不仅年年是班级第一,也一直是年级第一,全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都有她,跟她一比那我真是弱爆了。她的生活基本是三点一线,寝室――食堂――图书馆,大学四年她把能考的证都考了,什么英语四六级,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导游证,还有日语能力考试。。。每天早上准时六点起床,十点半回寝室,每天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去看书的路上。回想我的大学四年,好像也就每年期末考试的时候会去图书馆看书,平时基本在寝室床上躺着了。
除此以外,她还参加了校学生会,学习之余还会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经常代表学校去外参加比赛,不管是辩论赛还是演讲比赛,她都很热衷,我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浑身有使不完的精力。她好像是不知道疲倦的,有时候我们都熄灯睡觉了,她还在走廊里看稿子,背题目。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好奇问过她,干嘛这么拼,她只说觉得不想浪费大学的时光,想多学点,说实话,听她说这话我是觉得很惭愧的,毕竟我的大学基本都是在逃课睡觉中度过的,偶尔发奋也是因为影响到毕业,不得已必须要努力一下。
也有人奇怪,都在一个寝室,怎么也没有耳濡目染一下,跟人家多学学,我也是尴尬了,毕竟学霸都是高冷的,更是孤独的,我实在是望尘莫及。只能在她后面慢慢的走着,保持着进步就好了,我也没有太高的人生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