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美主义:逼着你做超过你自己的能力的事。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人,情绪是焦虑的,行为是强迫性的,语言常常是“必须要……应该要……”,很多事情即使他能够做得到也仍旧是焦虑的紧张的,因为他做不到会自卑沮丧,认为“都是我不够好”。
在家庭中,完美主义的人是不懂得感激的,做得再多对方也会觉得应该的,他既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同样也以这样的标准要求你,不允许你犯错误。而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是期待落空的背后,就滋生出巨大的抱怨和指责,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极易认为事情做不好都是自己的错,或是干脆不再有尝试的动力。
2、过度高压:不允许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父母说。亲密关系里也只有他说,没有你的意见,因为这样你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外向的孩子在高压之下会产生逆反,如果父母继续高压,孩子一味逆反长大后可能会行为偏差,用固执和偏差行为来保护自己,用来对抗父母,在独立自主方面过度反应以证明我是可以做决定的。内向的人在高压之下则比较危险,他会退缩在自我保护之下,要不就完全不表达,要不就以拖延的方式消极的表现出他的反抗。
而被高压长大的孩子,不管内向外向,都缺安全感,不能独自自主是因为我的父母不信任我,我对自己也就没有了信心。久而久之,孩子负责任的能力就会下降。
3、过度溺爱:总是没有原则的妥协让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被溺爱的孩子常常是任性的,同样也是聪明的,听到爸妈跟他意见不同说不能做什么时,他就运用他聪明的手段,父母就妥协了。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被溺爱的小孩,内心是空洞的,因为他的要求都会被无条件的满足,他也就不能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负责。
同时,在孩童期间,“聪明的手段”常常是哭闹,这样长大的小孩即使成人以后,也会从过往的经验里习得旧有的模式,经常用愤怒来控制别人已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即使他被满足仍旧情绪很大愤怒很多。
有些来访者希望父母能够为他们改变,不喜欢父母在外面大声讲话,不喜欢父母的生活习惯,不喜欢父母的懦弱,不喜欢父母对自己的唠唠叨叨等等,从他们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为我改变一点点呢?似乎他们是这世上最可怜的受害者,而加害他们的人确实自己最亲的父母,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
其实,说到底,他们真正无法接受的是自己,作为一个成熟的人的同时,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还住着一个缺乏关爱,非常不满足、不快乐的内在小孩。所以,在面对父母的时候,请放下伤害,把生命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用最大的爱和包容去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这样你的亲密关系才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甜蜜。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上辈子的仇人。我想说这句话的人定是为人父母之后有所感触和体会的。为人子女的我们,总有一天也会有机会为人父母。
很多人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和父母很像,比如冷战,无休止的争吵或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们与父母关系的投射作用。儿童时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多爱的人,内心深处会感到匮乏和不安,长大之后,这些阴影也会投射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也就是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会伴随我们终生的。原生家庭的这股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似乎又很难消除。
有些来访者喜欢抱怨自己的父母,认为现在悲惨的自己都是父母造成的。可是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他们所埋怨父母的一些行为他们已经继承了,甚至有些还把它们“发扬光大”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得到,他们还是一边不停的在抱怨一边却又一丝不苟的付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