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变动特别大的时代,每天都被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刷新着认知。职场的压力与生活的重担让我们不敢轻易放松,每一根神经仿佛都处于紧绷的状态。每个人都不想被生活的洪流冲走,都想成为其中的“幸运儿”,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努力奋斗不断打鸡血,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也成为了每一个奋进的人所必有的标签。可是随着不断的奋斗,却发现梦想并没有立即照进现实,于是有些人开始迷茫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有些人突然间发现自己是那么地脆弱,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于是焦虑感便开始产生了。
在没有努力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离目标相差多远,所以有盲目乐观的现象。当努力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对目标有了更新的理解,发现自己最初的计划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所以焦虑。这种焦虑也许会在继续坚持努力之后能够挖掘出自己的潜力,从而得到缓解;或者通过适当调整目标、把目标分解成小步骤逐渐实现等方法来给自己更客观的成长要求。当人们善于不断总结自己的每一个小进步、并且客观地估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的时候,焦虑也就会逐渐弱化消失了。
刚毕业的时候,工资虽然很低,但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花钱的欲望,加上公司包吃包住,实际上是花不了多少钱的,那时候日子是很平静的,心态也很好,认为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工资会涨得,面包牛奶都会有的!但是工作了几年之后,虽然工资也涨了,但是想要的东西更多了,对钱的欲望更强烈了,因为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特别是房子的事情,真的让人很焦虑!
定目标看似是一件写下来计划就去执行的事情,其实有很多的科学性,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自身意志力的发挥。所以,大部分努力焦虑的人都是将目标的制定过于长远或过高,比如:我要成为全国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本来10年才能做到的事情,只定了5年,那么就会有实现不了,目标难以实现的心理焦虑。
我感觉原因是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周围人的生活,基本上跟自己差不多,很富或者很穷的人都不多见,所以活的相对心安理得,不会觉得生活跟其他人差太多——因为样本量很小。电视和互联网来了,情况全都变了,总有一些不怎么出色的人开始变得特别优秀了,让我们内心开始产生差距了。
越努力越焦虑,往往因为自己发现自己差的太多,并且在短时间内追赶不上,其实理想和现实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鸿沟,这是很正常的,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去奋力将它填平。适当的放松一下,会发现生活轻松了很多,回首看来其实自己已经成长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