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以星座为例,很多人认为星座上说的“非常准确”。其实,那些相信星座分析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们情绪低落、沮丧时,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感,因此他们的安全感也受到了影响。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心理依赖性大大增强,受暗示性比平时更强。因此星座上那些无关痛痒的话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许多人喜欢做一些性格测试,或者看一些星座的分析,觉得这些描述与他们自己都有几分相似。事实上,这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巴纳姆效应。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魔术师在评论他的表演时说,他的受欢迎程度是因为这个节目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元素。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也不能总是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外部的信息来了解自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个人都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暗示,在环境中迷失,对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考。
首先,就被测试者参与测试时的内心状态而言,如果你在做心理测试之时,没有选择脑中第一个“闪过”的答案,而是在思考了测试题为什么这么问你,有什么目的之后再选择,测试自然会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因为此时测试的不是你,而是你思考过后想要表现出的你。
对于心理测验,主要分为能力测验与人格测验两大类。能力测验比较经典的便是对于智商的测量,通过对多项能力的考察,得到这个人在常模群体中的智力水平。人格测验则有大五人格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16PF等,能过一些问题来测量这个人的人格特质。
那些极易受到暗示的人来说,他们常常会根据测验的结果去搜集自己身上与结果吻合的证据,例如性格和行为方面的特点,从而觉得测验结果的描述与自己的真实情况很像。因此,盲目的去做一些不权威、不完整的测验,对于这一类受暗示性极强的人来说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