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又温故了一下《海底捞学不会》,发现他们的创新产生的基础,其实就是深度的信任,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使得员工觉得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反而在工作当中产生了很多的创意。
觉察之后,产生行动,由行动之中产生创新。
由有为公司奉献的意愿,到想到新的点子,然后再到新点子落地执行。
海底捞里面有一个案例,是清洁工阿姨为公司省拖把损耗的事情,为公司省钱想尽了办法,结果产生了很多的创意。这是真的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了。
普通人在生活当中也是有很多的智慧的,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个人来讲,其实也是一样的,首先要有意愿,意愿来自哪里,有时候就来自对公司的归属感,有那种强烈的希望公司好的愿望,他才有可能在工作当中,发挥自己的创意。
人的内心丰盛,应该也是不能脱离于外在环境而丰盛的,一个丰盛的人,他完全有可能在别的地方丰盛,与公司无关,但公司肯定不希望这样。
内在与外在,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外在促成内在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反过来内在又使员工收获荣誉感和成就感。
公司让员工没有归属感,就跟老母鸡生鸡蛋,不在鸡窝里生,人家到别的地方生了,因为他没觉得公司是自己的鸡窝。
知行合一是不容易的,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知道但做不到。就像我知道很多自我管理的技巧,仍然管不好自己,知道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知就不行,知了再行;行了不知,不要继续行,知了再行。不知就学,学了知道多少行多少,还是不知就不行。——学,本身就有模仿,就有行,模仿是个体会的过程,错了没关系,知过不改是为过也,错了要改,改了以后不行了,那也是知,不行了也是行的一部分。
知行合一的前提和底牌是悟达合一!知行合一在术的操作层面,悟达合一在道的决策层面,维度不同。达经:⋯知行难,未悟达。悟达通,人上人。⋯达学创始人、达经作者陈利民寄语
看到狗屎不能吃的,这是知,然后你不吃,这是行。知行就这样合一了,幼儿班老师早教育过你了,忘了?
可能是把知识意识产生的影像和物质反馈的影像进行思维逻辑推理的过程,
知行合一只是诚意的方法,不存在如何实现,只管去做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