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战胜了经验。——王尔德。
上个周末,我去看了一个很久未联系的闺蜜,发现一年多未见,她比以前更加年轻、漂亮、有活力。
她一个人住在自己买在五环外的100多平的房子里,小区环境优美,偌大的房间里虽然挂满了自己的作品。我这个闺蜜是一位插画师,整日沉迷于创作。我随口问她:不打算结婚吗?她答:不了,一个人过习惯了,觉得挺好。再看看我身边的很多女性,闺蜜,同学,同事,几乎没有几个结婚的,很多女孩已经三十好几了,也并不觉得恐慌。
婚姻,在这个年代似乎再也不是女人的必修课。
渡边淳一在小说《情人》里写过这么一句话:女人二十几岁的时候很怕嫁不出去,上了三十岁,一种女人的倔强便油然而生。或者说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要改变已经非常不容易。
前段时间,40岁的徐静蕾和28岁的蒋方舟参加了一期访谈节目《圆桌派》。蒋方舟认为“美且年轻”的姑娘在相亲市场上最受欢迎,她对自己的婚姻比较焦虑。徐静蕾则洒脱自在,她认为婚姻是个人的选择,和年龄无关,关键是看你是否拥有足够的魅力。
说到徐静蕾,很多人会谈到她大龄不婚的问题。她在采访中说:“我从来没说过我不结婚。”她不结婚,不是因为她是不婚主义者。而是因为,她不想被世俗舆论紧逼着,在所谓该结婚的年龄结婚。对她而言,结婚大概也如事业,她会在自己想结婚又能结婚的时候完成这件生命里很美好的事,而不是被社会上的闲言碎语胁迫着,做一件自己还不想做的事。很多人说:看到28岁的蒋方舟,才惊觉徐静蕾的40岁有多美!
在英国,有2000名成年人参与了onepoll发起的一项关于婚姻看法的调查。结果表明,18-24岁的年轻人最不可能因为”寻求经济保障”而结婚,而年纪稍长的人对此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也可以说,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独立。
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外界的阻力不能使我们勉强个人意志,并不是我们变得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而是因为我们更在意自己过得舒不舒服、自不自由。我们都知道经营一段感情很艰难,经营一辈子感情更难,妥协和包容是必需的黏合剂,而对于个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自我的我们来说,妥协和包容显得不太容易,于是婚姻变得“很麻烦”。
虽然早已经过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可是生活里却还是有很多这样的直男癌思想。但很多男人骨子里就认为:女人到什么时候,都应该以家庭为重。而很多女人,却极度厌恶这样的生活,不是因为她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婚姻,而是因为就算她们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家庭,也是很难得到老公的疼爱与理解,更别说是社会的认可。
所以,女人又何苦结婚呢?结婚生子从来都不是生而为人的终极目的,甚至不是人生路上的必经站点,它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东西,有也好,没有也不错。
大多数女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一切生活事宜自己都可以解决,而且不用操心两个人得事。过得潇洒随意,想怎样就怎样,自由惯了又为什么要结婚?
还有一些人被爱情伤透了,在也不愿意相信爱情和婚姻。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人渣,实在是不敢了。怕了,心里的伤口再也不会好了。总是被伤害还不如孤身一人好。
还有一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不相信婚姻,爸爸妈妈就是失败的例子,更不要说别人。很多时候觉得婚姻只能带来痛苦,宁愿做单身贵族。
还有一些是就是身边的朋友已经结婚了,一些人经常坐在一起讨论结婚以后得生活。婚后是多么的烦躁,每天累的和狗一样,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最重要的是想做什么都要被限制,婆婆每天也是和一尊神佛一样叨叨叨个不停,烦都快烦死了。
生了孩子以后更是锁上了,那里也别想去。睡整觉都是恩赐。男人也是变得越来越坏,结婚以前都是装出来的,结婚以后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吓都吓死了,更别说结婚了,想想还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舒服。
现在有很多女人都愿意自己快乐的单身着,也不愿意结婚。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女人可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也可以靠自己养活自己,也不用看男人的脸色生活。而且女人一旦结婚之后,就会完全的为自己的夫家生活,为对方的家庭生儿育女,也要照顾对方的家人。
婚姻的琐事比较多,只要自己结婚,也要去学会跟对方的家人相处。有句话说的,结婚之前在娘家是公主,结婚之后在夫家就成了保姆。所以只要想想结婚之后的待遇跟自己结婚之前相差那么大,那么就有很多女人不想结婚。
结婚之前自己可以美美的,可是自己一旦结了婚就会要生孩子,生完孩子的身材跟结婚之前是相差很大的,如果想恢复成完美的比例,那肯定是不太可能,女人都想自己一辈子都漂漂亮亮的活着,就是因为婚后的生活会让自己的责任变大,所以很多女性就拒绝婚姻。
像我就不特别喜欢结婚了,感觉一个人生活很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收入,自己很自由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太多的忧愁烦恼,一个人的生活也特别简单,有时间可以和朋友出去聊聊天
结婚有什么好,要两个人特别不自由的去承担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哪里有一个人生活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