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目前从事的机器视觉行业来说,几乎每个工厂都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首先,工厂招工确实比较难,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制造业了,辛苦,而且新进的员工,需要培训,这个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生手到熟练之间,企业不仅要付出人力成本,也要付出材料成本。上游对下游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只靠人,是不可靠的,每个人的标准都有差异。特别是对于需要眼镜观察的工位,很不可靠。机器视觉也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小分支,其业务模式在于取代人工目检这一环节,同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且节省成本。未来的制造业肯定是一线工人越来越少,产品质量越来越稳定。关于生产信息的反馈,目前还没有接触到具体的业务,不过通过视觉检测,能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的状态,避免造成更多的不良品,减少损失。
药剂师这个行业影响很大,世界最大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公司的仓库,已全部由橘黄色的机器人接管。这些机器人会从货架上取下物品后,递给人类“同事”进行扫描。结果表明,这样使生产力提高了3倍。人工智能的日益完善正使机器人悄然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说不定哪天你去抓药,站在柜台后面的就是一个机器人。据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就推出了一个由机器人操控的自动化药房,医生开好药方并输入电脑之后,机器人会按方取药、打包并分好,再把病人需要在12小时内服的所有药物放在一个贴了二维码的塑料盒中,以便病人自行买药。该机器人一年中共配了35万剂药,没出过一次错误,表现出色,这反而让人类相形见绌。
金融行业
生产劳动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把人从繁重枯燥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不断追逐的一个目标之一,要说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我觉得最大的影响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极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就是大家担心的失业问题,担心在制造业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完成大量的工人失业,但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失业问题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肯定是制造业底层的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制造业水平大概是部分自动化的水平。仍然有很多制造类工序离不开人工。当工厂内部工人主要工作从制造产品到检测产品质量,维护机器运行方向完成转化时,我们的工厂自动化就算初步完成了。
银行柜员和办事员也有可能被机器人淘汰。银行分行的运作费用很高,部分原因是需要支付柜员的费用,而如果使用机器人来从事相关工作,就可以省掉这一部分开支。在美国,至少已经有一家银行正尝试大幅缩减分行柜员相关费用。美国沿海联邦信用合作社已经用机器人替代了40%的雇员,在其下属的16家分行中,客户已无法找到哪怕一名柜员,与他们打交道的,是能够处理银行柜员大部分工作内容的个人柜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