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职业咨询师,可是我需要第三者来帮我看清局势、全貌。她帮助我看到自己身上矛盾的性格——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很懒;渴望做出大事情,却又完美主义止步不前...更重要的是,她提醒我一点:按我目前的想象力和目之所及的范围,没有一份工作能让我获得真正的价值感。没有,真的一份都没有。我过去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这次我无比清楚地看到,我想要帮助人的工作,和生命接触、获得生命故事且报酬不算低的工作,一份都没有。
比如说帮助一个乞丐得到饭吃,帮助一个盲人复明,帮助一个行动不便的人恢复行走....许多个这样想帮助别人过得更多,我这辈子才没白过的心态累积起来,让我有了同情心、同理心甚至是拯救世界的欲望。可是随着上学、读书、工作,我的很多初心都忘记了,沉睡了。包括我选择做记者,也是想帮助那些匮乏的人发声。当然,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似乎泯灭了这种职能,所以我的成就感也非常非常低。
很小的时候,我在街上玩,很开心,那时我就想:我这辈子的时间都用来这样玩吗?好像有点无聊。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最近看访谈,发现俞飞鸿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转行做新媒体,可是我并不快乐。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份工作,我都没有找到真正的价值感。我非常沮丧。直到上个月我找一位做职业咨询的朋友做咨询,才重新发现了埋藏心底的答案。
长大后我跟人分享过这样的想法,得到的反应都是:无语。他们大概第一个反应就是:你太消极。我反复想了这个问题,发现我的感受非常积极。正是因为那是我觉得一直玩,一直自己玩得很开心不是一件长久让我快乐的事,我往下想了几秒钟,终于想到一个现在在我看来是终极意义的答案——帮助别人,真正地帮助一个人。
当我们都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提醒我:那就从身边的小事获得价值感。我说我也没有,在工作中写好每一篇文章,拿到10万加我都不会有特别的价值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