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四个字:求同存异。
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那些和自己三观相合的人。不过我们都是人,是人就能有差别,不可能观念完全一致,就算是双胞胎,也不会达到那种十分契合的状态。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能够尊重自己朋友的差别,保留你们两个钟相同的部分就好,正是因为这些差别,我们才会更有故事发生,也同样可能由于这些差别,一路前行中,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惊喜。
我很喜欢看《老友记》,也很羡慕剧中六个人的友谊,他们其中六个人就是相互包容互相的缺陷,将求同存异做到了极致。莫妮卡有洁癖,好胜心特别强,做什么事儿都希望做到最好,和别人总是比来比去。乔伊的室友,同时也是女友就不喜欢钱德勒和莫妮卡,乔伊因为这个和吉宁分手了,是他将莫妮卡和钱德勒当成了家人,对待莫妮卡的这个缺点,他完全没有在乎。
菲比很神经质,菲比跑步的样子特别丑,弄得瑞秋不好意思和她一起跑步,就因为她在意别人的眼光。后来瑞秋和菲比大吵了一架。弄得两个人很不愉快,菲比觉得不应该在乎别人的眼光,瑞秋却不这么认为。
瑞秋能够换位思考,在跑步的时候,也开始变得像菲比一样非常随意地跑步,后来也和菲比和好了。这就是求同存异最好的体现,她能够试着按照菲比的想法试验一下,这本身就很不容易。
瑞秋在做东西方面十分难吃,一点也不会做。在做感恩节的甜点时候,竟然放错了牛肉。大家明知道她做的十分难吃,但还是鼓励瑞秋,怕她因此而沮丧。当瑞秋知道了以后,变得也十分的感动。
钱德勒愿意讲一些非常不好笑的笑话,其他人虽然并不是很喜欢这一点,但同样很配合他,偶尔吐槽吐槽他的这一点,还是选择包容他,在他们相互因为各自的观点而争执的时候,会主动地道歉,然后就又和好如初,从来都不会有隔夜仇,我想这就是友情应该有的样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既然他能够成为你的朋友,就说明你们两个关系处的还不错,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换位思考是应该的。但如果是自己的底线,同样也是不能够退让的,原则问题十分重要,固守底线会让你们两个关系变得更好。
每个人生来都是个独立的个体,从小生活的环境便有所不同,观念很容易就有所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事。就连伏尔泰都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朋友间表达的观点不同,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应该不去听听我们朋友的意见呢?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听听我们朋友的意见也是大有好处所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就算是双胞胎,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也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尚且如此相似,都会有所不同。那么,朋友之间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产生分歧更是能够为人所理解!两个生活在不一样的地方的人,走到一起,成为朋友必然是彼此身上都有互相吸引对方的闪光点。
当彼此观点出现差异时,我觉得双方都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去强迫对方改变自己的观点,来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应该听从对方的观点,然后分析自己的朋友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她为什么会跟我想得不一样,她是考虑到了什么。当自己一这样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自己的朋友的观点其实是也是有存在可取之处的,当然也会发现弊端所在。这时候,你再分析一下你自己的观点,是否真的完全可取,很大程度上也会有存在弊端的。
分析之后,再跟自己的朋友进行交谈的时候,你可以肯定一下对方的可取之处,再说自己的观点的弊端,最后再跟朋友谈谈她的观点弊端所在。这样的话,她会很好的理解双方观点的差异,也避免了争吵。
朋友之间相处,有相同,也有不同。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尽管我们成为了朋友,但是不会说彼此的想法就完全一致,我们有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也难免观点会冲突,但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朋友在一起待久了后,我们总想让对方与自己有相同的观点,又或是大家之间能够更加默契,想事情的角度能够想到一块儿去,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或许当初大家成为朋友,是因为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能够相处愉快,而且我们可能还会随着交往的深入发现彼此的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但同样的,双方的差异也是存在的,朋友在一起久了后会变得相似,但毕竟还是有所不同,更别说两人的观念会有不同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所形成的三观也各有差异。我们不能强求大家都是一样的,反而倒是因为大家的不同,所以彼此才能更好地磨合相处。当然,如果两人相处到最后,要强迫彼此与自己的观念要相同,那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必要的,而且也是做不到的。
我认为两人之间的观念有差异是正常的,我也能够接受,不过有一点要坚持的就是彼此的原则和底线。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退步的,一旦退步,自己也不像是自己了。至于在对待一些问题上,朋友间存在不同的想法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彼此要冷静,要认真聆听对方的观点,并客观分析寻求适合这件事情的最佳方案,不要太过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