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看见这个问题之后,脑子里面首先冒出来的是一句歌词,张悬的那首《关于我爱你》中“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以前听这首歌有一种朦胧感,张悬好听的嗓音和这首歌动人的旋律都让我沉迷,但后来才慢慢懂的这首歌到底在唱什么。这一句话道尽多少事,让多少人恍然大悟,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从来都不够努力,从来都只会逃避,所以那些我配不上的美好真正到手时有一种恍惚感觉,这一切都是侥幸,这一切终将弃我而去。而我盯着那些离去的人和事物的背影,表面无动于衷内心地裂天崩,反反复复用“人生”二字麻痹自己,一时止痛。其实这获得与失去都是人生,只不过一个让你狂喜一个让你沉思,所谓,命运无常。
还有席慕容那首小诗《邂逅》的前几句,“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如今年龄渐长,随着离家的日子越来越多,以前的朋友、同学,能保持联系的也越来越少,再相见不确定是互相尴尬没有话题的重逢,还是兴高采烈地忆苦思甜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而如此长的时间里,我们早已不复当初。即便我们内心一如当年赤诚,但你的眼角有着沧桑,我的额头带些荒唐,我看了眼你鬓角白发,你瞥了下我手背伤口,然后我们拥有着从前的默契,识趣地不去打扰对方的生活,那些痛都摆在眼前,也都深埋心底,何必再有一个多年不见的熟悉的陌生人,来让我们面带微笑地隐隐作痛呢。
那本《小王子》中,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在第三章中写到“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这好像是有得必有失的过程,世界之大,我们总要出去走走才真正领悟自己的渺小,从而敬畏,从而有寄托,从而奋发。但是我们本身所在的安乐窝,在我们眼中会变成什么呢?是温馨的可以依靠的港湾,还是牢牢绑在你脚上累赘,抑或印在你胸膛的标签?
当我们开始寻求开始长大,我们就开始失去原先的那些东西,人总是主观的,总是狭隘的,我们因为自己的各种因素不同,视角和态度也会不同,于是变化产生了。而那之后我们才明白以前的那种童真是多么珍贵,那些再也不会回到我们手中的玫瑰,到底有多美。
看《十年一品温如言》的时候,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他是此人,现在此处,不动不怒,就已足够。虽然是很短的一句话,仅十六个字,但是真的是震撼了我。
开始看这部小说还是被我姐姐推荐的。我很喜欢看小说,而那次回家恰好刚刚看完手机里的最后一部小说,实在是想不到看什么了,然后就和同样爱看小说的大姐探讨了一下,然后她很强烈的给我推荐了这部小说。
后来因为那几天太忙就把这个小说忘记了,一直在手机里存着。有一天实在太无聊了,就拿出手机翻了翻,就看到了它,然后就看了看。这一看就收不住了,真的是特别特别的好,就连下课都没听见,还是室友叫的我。
很羡慕小说里辛达夷和温衡,言希之间的友谊,更钦慕温衡,言希之间的爱情,其实更让我震撼的是温衡的坚持以及言希单纯的爱恋。
温衡是言希的温衡,言希是温衡的言希,两个人只彼此属于对方,任何人都插不进去。彼此都默默的为对方牺牲,因为爱而选择远离彼此,又因为爱而最终走到了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即使被许多人抛弃了,即使抛弃了许多人,两个人也从未抛弃过彼此。
即使所有人都嫌弃言希,所有人都放弃了言希,但是温衡却选择了陪伴。即使言希忘记了全世界,但是在言希的世界里永远都有温衡。即使不能说话,不能交流,但是听到温衡的声音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只是此人,便已足够,无论对方多么狼狈不堪,一无所有,但是还活在身边就再无奢求。
每次都是哭着看完这部小说,但是即便看再多次也不会厌烦,真的很心疼他们,却又被他们所震撼。
之前看到一句话,至今都觉得很心酸。
希望他最后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孩,这样他就能一直记住我;又害怕他最后会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孩,如果像我,为什么不是我。
现在看起来好像有点非主流,尽管如此,还是感觉很难过。
爱而不得难道不是最心酸的吗。
如此祈求,卑微到了尘埃里。
知道我们彼此之间再无可能。
希望他的爱人像自己,有害怕他的爱人像自己。
记住和遗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希望和害怕,这样矛盾的心理,因为最爱不是吗?
这是有多深的爱,才能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之前一直无法理解,和我对象闹分手的那几天,好像懂了一点。
懂得了那种心痛。
爱情就是这样,是最矛盾的存在。
还有一句很喜欢的话。
我喜欢你,我说时来不及思索思索过后我还是这样说。
把那种脱口而出的心情表现的十分精彩。
没错我就是喜欢你,这种心情是无法掩饰的,脱口而出的。
不管我想没想,想了多久,在我脑海里一直告诉我的名字,只有你的名字。
那种微妙甜蜜的心情。
我想只有恋爱的人才能理解。
就像我闺蜜说我对象其实长的不算好看,可是我看他就是很帅,就是很满意。爱久了,连之前的挑剔都成了两个字,好看!
我心里想的,和我所表现的,都是喜欢他的样子。
虽然有时候会生气会闹矛盾,会想过啊啊啊再也不要理他了。
可是看到他的一瞬间,什么气都没了,所有错误都可以被原谅。
就是想和他说话,就是想牵他的手,就是想扑到他怀里,被他抱着。
根本没办法不理他。
我想这大概就是那段话所说的爱情吧。
不假思索的爱你。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经中的一句话,截取的部分。
首先我个人是比较推崇易学的。其中有很多比较实用价值的句子,没爻的断言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这段话翻译过来是尺蠖这种小虫子弯曲身体是为了更好伸展前行,龙蛇这种生物蛰伏起来是为了蓄积实力得以生存。大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实质是在教授我们如何处事为人的道理。当弱小的时候要放低身子,已得到更大的未来发展。在自身强大后更应该谦卑谨慎,明义洞察,哲以保身。
整本的易经中类似的句子其实上很多。只是挑选这一条是因为目前以我个人的阅历,在接触身边成功的人或者是从基层一点点爬上来的人,大体上成功的模式不外乎此种形式,因此在我看来这算作目前来说我比较认可的一句话。
曾仕强教授曾经对中国人的理解有这么一种观点,他说中国人最聪明知道做第二的位置是最好的选择。大家都明白做第一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经和一位犹太朋友聊天他就说中国人到处说犹太人聪明最会做生意,实则最聪明的是中国人,中国人把犹太人捧上去后,大家在犹太人做生意都会小心翼翼,这时候犹太人就成了众矢之的。而从中最获利的则是看起来非常谦虚谨慎不争第一的中国人。
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是不喜欢整第一的。而是更多喜欢闷声发大财。低位隐忍谋求发展,高位慎独谨慎以求自保。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我知道他不会听,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过,又怎么会甘心?
好奇心害死猫,只有我们看了才能确定猫的生死。同样,只有我们到了山的那一边,才能确定是不是这边更好,西毒欧阳锋没有走出的那一步,洪七做到了,不知道洪七会不会觉得后悔,但我知道,欧阳锋对洪七的羡慕!
每次看《东邪西毒》,经典的台词总是会刷新我的爱情观,这句话也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时间真的是神奇的东西,仿佛在验证着一切!十年前,我还梦想着读大学,十年后的现在,却还是想回到当初那个单纯的时候,是不是很讽刺呢?就像困在鱼缸里的鱼,努力的挣脱了鱼缸的束缚,迎来的却是无边的窒息!离开学校,才会怀念学校的好,离开岗位,才会感叹自己曾经为这个岗位付出了多少!
可是现实是无论怎样,时间总是向前走,都回不去了,也只能一山一山的走下去,偶尔回头看,可能会觉得曾经走过的山是多么美好,却还是止不住走向下一座山的脚步。也许,当千帆落尽,万山踏遍的时候,回首才会尽揽天下风光,才不负人生这一遭!
1、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纳,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
2、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愿你我老去之后,有个嘴角上扬的青春,愿你要的明天,如约而至。
3、没有动力的时候,一个人发发呆也是好的。
4、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5、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之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
6、时间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
7、人在时间面前太无力,所有一切无所挽留,相机的发明像一个任性的挑衅,成型的是过往的尸骸。
8、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9、我还有寻找亮光的欲望,想奋力迎向晴朗。
10、我来不及认真的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