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借用引用别人句子观点的人到没什么偏见,你要让别人知道写句子不是你的原创;尊重原创,别人的东西你可以借用,但是不能更改即便它不完美。尤其现在很多人都是单纯为了改而改,改了之后便厚颜无耻的当作自己的作品。比如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镜,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顾城的诗,却被有的人去掉一个的字,再把来改成去,写进某首歌中,这种行为就比较让人嫌弃了。
诗词创作中借用或引用他人(古人、前人或现代)句子或词语或故事,自古有之,例子举不胜举,借用或引用的巧妙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也是一种传承,许多后人的有名诗句,都能从前人或古人诗句中找到出处,这本是一种诗词创作的方法之一。借用或引用他人诗句、词语,要运用得好、运用得自然、运用得巧妙,则是创作水平问题。
自有诗赋联文至今,借用及套用其例不在一二。文言文,诗词歌赋,又几何纯盛于唐宋及近代,?这种中华文化之传承,沿袭演变而来,凭空原创盛于盛唐时期就不现实,那时,上一辈,我辈尚未坠地,现今所写所绘,也是各段各处拾得之皮毛,又谁人能说胜其天聪于数辈文人先辈之上!
前人留下那么多的璀璨光辉的华章美句,令我辈后人不生倾慕不胜向往,时时读来如醇酒美食,甘美异常,每每借用,虽然拾人牙慧,但也不失为对前辈文豪,诗仙,词,圣诸位泰斗的尊崇,些许模仿,何错之有呢?
前人亦有此做法,最有名的化用,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个人认可这种借用或化用前人句子的行为,但不宜太过。若因为诗词意境的需要、或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借用或化用经典名句,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