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二十多岁的时候在社会上参加雄性竞争,从少年开始步入成年人,会理解很多工作的艰辛,进而第一反应会认为自己的家人养育自己不容易,因此感情开始转向内,认为自己需要回报父母,原生家庭本身会成为自己日后婚姻的一个范本,如果父母恩爱那么很可能渴望找到一个母亲那样的女人,自己尽到父亲那样的责任,自然希望不再依靠父母的钱财。当然,对于原生家庭不太健康的男生,寻找对象的过程会比较艰难或者挑剔,一旦走入婚姻,经历了这个艰难抉择的过程,更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希望花父母的钱,还有就是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在中国的传统中继续花他们的钱是非常没面子,丢人的事情。
我刚刚工作的时候,爸爸说给我买辆X5,因为美国车便宜。我没要,借钱买了辆已经开了10年的二手宝马,三个月把钱还清了。这辆车我开了整整两年,然后自己贷款买了辆新的奔驰GLC,一年后也还清了。在我们那个古老的年代,这还叫骨气。当我说「我不想花父母的钱」的时候,我是带着骄傲在说的,尽管我看得见有些人眼睛里的轻蔑和不屑。这两天爸爸刚把一套房子转到了我的名下,理论上我也算是个有产阶级了。到家之后我就把房产证扔给了爸妈,在我心里,我还是个暂时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
不花父母的钱,很多男生也是变相给女方立规矩,因为男生可以宠爱女生,但是不可以过分宠,有的女生在拿到了对方父母钱财进行结婚后,会飘飘然,因此步入提前就说清楚,结婚的钱两人一起出或者男生送给女生的礼物,由此直接把婚后的界限也划定清楚。这其实是比较必要的,虽然中国很多年的老规矩,娶媳妇男方出钱,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已经慢慢有了很多改变。不如双方把这个问题在婚前说清楚,以免造成太过混乱的财产问题,双方都会觉得不舒服,为日后的婚姻生活埋雷。
或许结婚那天,我的爸妈会赞助我个首付,或许他们会帮衬我的婚礼,但是我希望我和老婆说,我想花自己的钱的时候,得到的是肯定,起码是理解,而不是诧异或者愤怒。我希望当我告诉老婆,给我几个月,我给你买这个戒指的时候,她不要回我,为什么你爸妈不掏钱。我希望她可以理解,我想用自己的双手给她买,不代表我爸妈不愿意给我钱。我希望她可以接受,这是属于我的小小骄傲,和我的家庭背景无关。
我上大学后就告诉自己:自己成年了,不能再依靠父母,爸妈的钱是爸妈的,现在在大学向他们要生活费也只是暂借的。于是四年中自己一直过得比较“俭朴”,衣服鞋子什么的买的很少,朋友说出去旅游也没跟着。只有等到自己拿奖学金或者兼职挣到钱的那阵子,才会让生活过得“小资”一点。其实说白了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啃老了。
岂止是结婚,有些男性就是从能独立赚钱开始就一分钱不用父母里的,还有些不但不花还要倒贴。想法很简单:爹娘一辈子辛苦不容易,自己能赚钱了就别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让爹娘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把他们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自己身上。甘心为儿女付出牺牲是一回事,不能把这玩意儿看成理所当然甚至于强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