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来改善自己、超越自己。接受自己,不等于安于现状,从此不必再努力。接受自己,是承认和接受事实,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不回避不幻想,不用一个完美的幻象来代替现实中的自己;接受自己,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不再把自我价值和自信建立在那些易变、脆弱的外界事物上。接受自己,你会活得坦然和自信,不再为自己的表现而焦虑,因为你的表现与你的价值无关。在这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你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目标上,而不是与内心的战斗上,于是你更容易取得进步和成就。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点: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所有的愿望、梦想、理想、蓝图、战略都只是你脑袋里主观的“想法”,和“承诺”一样是完全的空头支票,并不是客观现实,而且越是“远大”的理想,就越没有意义。并不会因为你有比别人更远大的理想,你就真的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如果是这样那就真是“心想事成”了,那么大家都不要工作都来做梦好了),反倒是那些很少做梦脚踏实地的人,那些懂得“期望减半,努力加倍”的人能够走得更远。只要想一想就明白,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格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正确的认识到人生来都是不具有社交能力的,但这种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由于社交的实践和主动性的不同,造成了人的社交能力的差别。所以缺乏社交的实践或因为以往不成功交往中受过挫折造成自尊的损伤,是回避交往甚至拒绝交往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树立自信心、勇敢尝试社交实践,调整自己不当的认知等方式来达到克服社交紧张或社交敏感的目的。
将缺乏安全感做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调整思想,认为注意仪表是对他人的尊重;视挑战为磨练,坚定认为经过了挑战自身会更加优秀;在自己擅长的专业课程中找回自信;主动多和同学及陌生人讲话,心中认为他们一定是友善的;说话时提高音量,不仅可以让对方听清,也可以增加自信。
走出去看看身边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体验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拥抱这个世界,与里面的人、物互动,与人交友,与人恋爱,与人连理,与人白头。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珍惜眼前,自信的去生活吧。
增加自信,扬长避短,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的不断强大,强大到你的内心可以俯视每一个人。强大到你可以洞悉这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洞悉这世界所有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