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自身决定。祥子就是祥子,每个人都有他的命运。就比如你叫韩信去做生意,他肯定还是穷光蛋。可是你叫他去打战,他就是战神,这就是他的命。在整部小说当中,可以个阶段的祥子。一个是坚强、勤劳、积极向上的祥子,另一个是奸滑、懒惰、消极颓废的祥子。前一个祥子占了上风,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到了攒钱买车上,不怕吃苦,远离一般车夫的那些恶习。但随着他接连遭遇人生的不幸,理想一次又一次破灭,而后渐渐变成了后一个祥子。最终,他沉沦了下去,变成了一具自私堕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去的行尸走肉。是谁毁灭了那个要强上进的祥子,改变了他的命运呢?当然是那个动荡混乱的社会,落后的国家。一个国家的国运,决定了个人家庭的命运。而今国运昌隆,个人命运的不济,就纯属自身的堕落了,在小说中当小福子死去,祥子丧失了人生最后一个寄托的时候,他也不过二十几岁。而此时,他还有曹宅可以栖身,有高妈对他关心,在业内也有着良好的口碑。虽然生活又回到了十八岁那年的原点,但从头再来,人生也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他经受不住一连串的打击,从此变得一蹶不振,甘愿随波逐流。从本质上讲,真正击垮祥子的,还是祥子自己。
骆驼祥子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从整本书来看,祥子是个执著的人,脑壳打不过调,不会变通,从几件事就可以看出。譬如祥子既拒绝了刘四主动借钱给他买车的建议,也拒绝高妈给他的放贷、储蓄和起会的建议,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这些地方虽然可以看出祥子的质朴,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体现在他身上的那种农民式的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以及他与城市生活的隔膜,对商品经济的无知。祥子是一个“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留着旧的习惯”的人,而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如果祥子真的把钱存进银行或放了债,那么孙侦探的讹诈也不会对祥子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祥子真的听从虎妞的安排坐吃车份子,那么祥子的身体也不会因饱受烈日、暴雨的打击而衰竭”。从这些种种来看,祥子已经被他自己打败了,就算是放在现在现实生活中祥子也是那种自杀的人。
如果抛开社会背景、具体职业以及个人的局限性不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祥子,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祥子。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人物变了,一切都变了,但奋斗的意义不变,生活的内容不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变。很多人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祥子奋力拉车的样子。每天都在为了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却总被残酷的现实浇上一盆冷水。时而踌躇满志,时而万念俱灰。是坚持还是放弃?两种思想不断碰撞。人生已经在半路上了,是选择沉沦,还是奋进,就决定了我们而后一生的命运。现时代国运正好,有什么理由自己不能过好?
如果你已经到了祥子那个地步,社会又跟祥子那时一样,就混吧。可是你不是啊,这个社会也不是啊,你永远都不可能是祥子,再大的文学共鸣感都不可能真正完全带入一辈子啊。学学祥子的优点,主动适应这个社会,你会比他幸福的多。
孙侦探勒索祥子的事,如果我早点知道了结局,别家再苦再累也不去曹老板家干事。毕竟那个政治斗争的年代,谁被扣“乱党”这顶大帽子都是大罪。如果我不知道,那也只有交钱保命。
一个人的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那个年代,骆驼祥子就算是当官的,最后也会有那些军阀死亡的悲剧。 骆驼祥子的幸福,或者每一个人的幸福,都取决于命运。 并不会取决于你是否当官还是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