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她回去的路上,她突然问我,我们如果结婚,我妈和你妈是平等的吧?我说是。她说,那我和你一定也是平等的吧?我说不,你老大,我老二。她没有笑,反而说,不,你不懂我的感受,你不明白我的自卑,你一点也不维护我。我愣了,那一刹那,我为了她和我母亲吵架的情景全部涌现了出来,我心里也说不出的委屈,进而转化成了愤怒。那一晚,我们谁也没和谁说话,都默认没有发生过。再后来,我出国,成了异地。两年后的现在,我重新整理思维,我发现我变了。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能否真的能肩负起给她的家庭给她带来的一切,却每次都在逃避答案。我以前因为她家庭不好,更加倍的疼她,现在,却也开始嫌弃了。是什么时候,我们的感情变质了呢。我不敢和她提结婚的事,我怕一提我就真的没有退路了。而她也不提,她怕背上占我们家便宜的名声,我懂。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精神决定存在,意识决定选择。能让我分开,只因他的世界观已经和我完全不一样。犹记得那时他刚刚考上公务员,学历只自考,工作在乡镇三不限岗位,工资仅月入两千,租破屋而居。日夜盼望我归来。是我将破屋手绘壁画,将地坪改修,终于装饰一新。且拿出辅导画室学生存下的数万给他打点应酬,又带他走访父执辈,替他扬名。那时他尚不能宠辱不形之于色,流泪问我为何要为他如此付出。“我喜欢你呗”。喜欢他的书生气,喜欢他的敢担当,喜欢他不惜自身,将人民摆在心中第一位,喜欢他考平衡官僚利益时候装出来的稳重,喜欢他在的地方就充满生气与活力,喜欢他每次指点江山时候的疏狂。时间与官场将他从一个身无分文心怀天下苍生的异类改造成了精明圆滑务实的现实主义,将他身上的美和闪光点一一毁去。
至于原因,一是尽管在一起很久,可是人还是会成长,久而久之发现两个人并不在一个节奏上了。他想要的还是那个依赖他的小姑娘,可是我已经不是了。然后我变得更独立了。尽管在一起六年,可是在第五个年头,我们分别两星期我还是会哭很厉害。他工作在外地,一个月见一两次面,我习惯了很多他不在的日子,他在我心里的分量也就低了不少,可能人多一些失望慢慢积累起来就成了绝望和无所谓。异地恋真的很难。
还有就是恃宠而骄吧。我太确定他不会离开,也因为是初恋,所以那时候我真的戾气很重,不懂相互体谅。分开三年多了,这三年多过得不算太顺利,感情始终波折。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没有那次分手,我们之后结婚也会有诸多矛盾吧。现在可以更多体谅别人,也更加了解自己,说不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呢。我只能说,最后没有和他在一起,真的还是会觉得可惜。可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直到分手最后一刻他还在说是我不懂他,与任何人无关,是我不懂他。他太累了。于是我陷入深深的自责。这接近七年的时间我为什么不好好懂他逼得他伤心地离开我。我卑微地挽留,他铁了心地拒绝。最初拉黑了我的电话,没几天竟然换了手机号。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分开没多久,半个月都不到的时间,他的微博小号被闺蜜翻了出来,看到了他给那个所谓的被称为是好朋友的女同事写的情诗。
一起十年,当自己依旧能健身 阅读 看电影,跑步,过英语专八,背着画板住青旅,素描一幅冲田总司,出门总被人当高中刚毕业学生;而身边那个曾读着莎士比亚十四行哄人入睡,浑身充满阳光味道,白衣胜雪又骄傲的男子却每天周旋于酒桌饭局,除了送名贵礼物再也不懂任何爱的方式,体重狂飙160,满口俗不可耐的套话,这种情况除了分手没有什么好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