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读大学也是这样子,参加过一个什么社团,组织过一些活动,回去宿舍的时候,就胡吹乱吹地跟舍友讲,原来策划一个活动这么难啊,不过看着活动圆满成功,我还是很兴奋,当我说完这些的时候,我很明显地看到舍友投来羡慕的眼光,眼睛里好像在说:哇,原来你这么厉害啊!因为大学那时候的我,虽然知道一点点,都总是拿这些所谓的知识,去跟外行人吹牛,就像小时候卖油翁,那个老头一样,在别人看来,确实牛的很,但在同专业,或者更加专业的人看到,其实真的一般般。
直到现在,我总是很欣赏一种植物——爬山虎,夏天,很多矮楼房的墙壁上总是有着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它能把几层楼的一面墙都能盖住。正如《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的一样:“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我之所以爱惜爬山虎,正是因为它对一面墙的执着,这种执着精神如果换做对知识的追求,那是一个对博学的追求,按逻辑来说,它是一个平面思维逻辑。
平时我们最常见的树木大约是杨树了,村中的杨树长到一定的尺寸总要被卖掉,工人把树干锯掉,剩下的树墩要想从土中挖出真是太难了。农人总是冬天农闲时费上半天的功夫,终究把一个树根挖出来的时候总是会说上一句:根太深了。根深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换做是对知识的学习,这是一个对专业知识的专注,按逻辑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垂直思维。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读的书不少,生活阅历也算丰富,嘴皮子还特别好使,好像没有自己的不懂的事,永远是信心爆棚。可是,飘荡多年却一事无成。
要正确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圣人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眼睛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眼界就会短视,做事就会近视。
没有人带你入门。人生必需要有导师,方能够在你适当的年龄,指导出你应该要行的路,及时的学会分析事件的能力。除了天下圣人、超学霸之外,平常人在思想上的成长必需要随年龄增长而增广。
其实要想成功,除了机遇外,还需要勤快,敢冒险。就比如投资确实有风险,如果投了,可能就可以挣到一笔财富,也可能亏本。但是我就是怕亏本,不想投资,所以亿万财富就与我插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