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大多是自己找的,因为父母能力有限,没办法干预我。但不少亲戚都会劝我去考公务员,因为身边有人考了,现在过的很好。但是这个真不是自己不愿意,实在是有心无力,考了两次也没结果。别人想当然觉得你该怎样怎样,却不会想那样到底可不可行。大家看的只是结果,过程只能自己苦撑。现在我算是想明白了,他们说的我听听就好了,该怎么做还是按自己想的来。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我没义务去活成他们喜欢的模样。至于婚姻,目前还处于被催婚的状态。亲朋好友介绍了几个,我却一个都没看中。希望在婚姻上,也能坚持选择自己爱的,而不是他们满意的。自己选的,哪怕对方不好,也算自作自受,怨不得他人。但是家人帮着选的,将来不幸福,只能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谁让你当初听他们的呢,可不是活该嘛。不论工作、婚姻,但愿我们都能选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的。如此,人生才算无憾。
如果要较真一些,或许由于父辈们和我们相差了大约30年,父母亲对孩子这个时代所面临的职场多少是有点陌生的,有些传统的职场观念或许是有益的,而有一些则显然已和这个时代脱节了,意义不大了。所以就工作选择而言,除了听取父母的意见之外,还可以听从一些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或者自己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的建议,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于自身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而婚姻这件事上,即使相差了半个世纪,婚姻中的本质还是不变的,作为最了解孩子的父母,自然也很清楚哪一类型的伴侣是适合和自己孩子共度此生的,所以在婚姻这件大事上,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是可以采纳的。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是在报志愿的时候。我个人比较喜欢语文、地理、历史这方面的学科,可是父母觉得这些科目不太具有实用性,推荐我选择会计、教师等专业。其实这些专业如果不是毕业于很好的大学,毕业以后就是“闲职”。当初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选择了父母推荐的会计。现在在学习会计,真的很痛苦,找不到任何兴趣。只有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会觉得我学的这个专业也是有乐趣的,可是这些乐趣往往会被压力重大的期末考试所覆盖,每当这时候告诉自己“你学的专业也很有趣,等开学好好学习”。
有时候过于在意了别人的感受,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最后其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对您自己的婚姻和工作做了选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和负责,当您面对选择两难的时候,就需要必须二选一,选一即为义,不选才是最不义的表现!犹豫不决也是贪心或者恐惧的表现!我们人生中会遇到无数次选择,也无所谓对错,只要是自己的决定,又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对选择的后果又有承受的能力,就大胆的选择!
首先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上给与我们的选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鱼和熊掌兼得的事情自古不多见,例如忠孝两难全等。我们往往会面临两难得抉择。而我们整个人生最重要的部分都在这些抉择上。择业错误了,浪费了时间,可以弥补。择偶错误了,则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感情。甚至毁灭自己的幸福。所以还是希望自己的人事能够自己做主。
我们说父母有教育的义务和权力,但是当您已经是成年人的那天开始,就应该对自己所有的决定和选择负责,也需要自己具有这样的选择能力,因为自己的人生是自己体验感受的,别人无法代替,婚姻和工作都是每个人的大事件,也是自己今后需要去体验的重要人生课题,而父母的建议只是给自己作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