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纱,洗衣,典出南朝 宋•孔灵符(会稽记。“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浙江绍兴)罗山 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又,“诸 暨县北界有罗山,越时西施郑旦所居,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晒纱处,今 名亡罗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十 七引)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曾于会稽罗山涤纱,后世因用作咏西施 或美女的典故靡•王维(洛阳女人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 浣纱。”唐•张子容《春江花月夜二 首》其一“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陚得 浣纱石》:“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 在。……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獭髓,獭的骨髓。白獭髓,指的是白獭的骨髓。是一种中药材料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常见于古文记载中。《白獭髓》,(宋)张仲文 著,这本书主要搜集当时社会奇闻趣事为主,其中描写宋代的房奴生活:“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存款和借来的钱都砸到房子上了,只能节衣缩食还债,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租人家的。该书有明汲古阁刊本,存世较少,近代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等存世。
《拾遗记》卷八〈吴〉
孙和悦邓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裤,娇姹弥苦。自舐其疮,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即购致百金,能得白獭髓者,厚赏之。……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点如朱,逼而视之。更益其妍。诸嬖人欲要宠,皆以丹脂点颊而后进幸。妩惑相动,遂成淫俗。
《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八〈医一·吴太医〉吴孙和宠邓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惋弥苦。命太医合药。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猫眼嵌双转轴乌金戒指,獭髓调百和香紫蜡胭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花含葱靥,翠联珠串,金妆獭髓霞弦,玉铸鱼纹云辇。”
甄嬛+梅长苏合体版耐撕大戏《芈月传》自开播起,虽然褒贬不一,但孙俪凭借高颜值+高情商在妖孽百出的后宫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也是立志的很。不过,看过《甄嬛传》的小伙伴一定对:珍珠粉、鱼骨胶、玉屑、琥珀和那可遇不可求的“白獭髓”积累而成的护肤大招记忆犹新,感叹后宫颜霸天下的女人真是太会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