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前提就是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不会有太绝对的求而不得的执着,会有一种落寞时的得过且过的将就。理想的婚姻带着绝对的美好,现实的婚姻体现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和有限资源与之匹配的婚姻。看了身边一圈人大多数都是向现实妥协,曾经有一个好友在决定结婚的时候就对我说了一句“我也是别无他法”。理想是内心的压力,现实是外部的压力。
那些妥协在现实的婚姻总是质疑那些人在追求理想的婚姻的人,是否有其他问题,或心理或生理,希望他人入局来证明自己平淡如水的婚姻都是一样的宿命。妥协现实的婚姻求得应该是相敬如宾,基本的忠诚,最终的亲情,这应该是最初入局的定位。其实这样未必不好,日子过久了最终都是一个样子,你只不过是更早妥协了而已。
我不是那个可以妥协于现实的人,婚姻是影响一生乃至子女一代的事情,没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我宁可选择一人过。这个时候总是有大批的人站出来说“你老了怎么办”,我想说,赡养父母是义务,但是依靠子女养老未必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规划里计划好晚年养老安排,这不是一件难事,特别是你提前几十年就开始了。
成年人的婚姻,妥协于理想是对自我的追求,妥协于现实是一种对生活的包容。每个人对生活的本质认知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人生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选择,在每个岔路口的选择不同,从而造就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你所看到的他人的生活就是N的N次方中的一种,一开始就有模型,只不过你们拿了不同的剧本。
婚姻不是儿戏,结了婚就要面对现实,但没有改变现状的资本以前就必须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出选择,因为时间和金钱都经不起折腾,得过且过。
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理想与现实总是要面对一个的,当我们选择了现实中的生活,可能要放弃理想中的伴侣,面对现实,妥协的可能是理想。
因为不妥协的话就会伤感情,伤了感情家庭就会不和谐,严重导致分裂。
理想中的婚姻是非常的浪漫与充满爱,现实中的婚姻总是生活琐事和各种牵绊,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生活,人成年了总要做出选择,只能选择一个,另一个就只有妥协了。
因为两者不能兼得,你会发现你理想中的婚姻,往往在现实中特别的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