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成为故事的主角,可为了那个故事夜以继日地奋斗,自以为可以青史留名的人最后往往都成为这个故事的配角甚至龙套。为了别人的故事,付出自己的血汗,为了别人的传奇,付出自己的时间,最后只是为自己打造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天堂,触不了手又不舍得放弃,不断得重蹈前人已经践踏过的覆辙。这样的人生是悲剧的,也是重复的,梦想是需要不断地实践,哪怕赌上一生的赌注,为了有朝一日的功成名就,付出你最廉价的努力和时间,那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你赌上全部的梦想和实力,和更多人一起走上创业的道路,前方的道路更加凶险,更多的不可能和危险的因素在你身边潜伏,伪装得仁至义尽,危险从未离开,唯独你变得更刚强而已。涉过创业的深水,到达光明的彼岸,是每个创业者的梦想,也是一种境界,可惜更多人的状态,只是把希望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社会中,把事业保存在遥不可及的奢望里,把梦想镶嵌在星光夺目的平台上,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又无从下手,你的理性思维早已被故事绑架了,高举着我要成功的荧光牌,跟着演讲台上的意见领袖撕心裂肺得疯狂呼喊着。自己的故事要自己去编织,自己的传奇要自己去讲述,不要未来面对自己的孩子渴望的眼神,居然说不出那些年代自己忘乎所有的努力。为了给自己一个回忆,也为了给孩子一个灌输人生道理的参考对象,你的今天,都应该记得未来的你不是一个孤独者。
有一阵子,我在马路上走,当时我也没上班,做着自由撰稿人,车子把我阴戾的脸扑得一脸浮土,夜晚就坐在商场门口的台阶上看一群群乌泱泱的人,面如土灰地从城市各角涌来,或像一堆击碎的芝麻似的掉下拥挤的公交车。我到了青岛,到了成都,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我曾经在成都的一家酒吧里,和一群年轻人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穿着海魂衫、红领巾,吃咪咪,口红糖,手拉手地唱《娃哈哈》、《黑猫警长》、《让我们荡起双桨》、《蓝精灵》,手臂上贴着《大力水手》、《小邋遢》、《鼹鼠兄弟》的贴纸。我真的以为,青春就这样过去了,在我们告别了校园里的梧桐树和黑板、白裙子,在许巍的《那一年》里,迷茫地夹着公文夹,在十字路口奋力狂奔,只为了追上上班的早车,像我写过的第一篇小说里描述的——青春像洗过脸的水,呼啦一下泼在脚底上,蒸发在空气里……






